
中新網杭州5月31日電 (趙小燕)“民宿雖然發展起來了,但部分在經營合規合法方面還不行,絕大多數民宿處于灰色經營的地帶。民宿發展主要的障礙是在條條上,比如說衛生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公安管理等等,這些管理條條剛性極強,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就很難突破!笔澜缏糜纬鞘新摵蠒䦟<椅瘑T會主任魏小安31日在首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上提出,民宿管理要有彈性,要制度化,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民間的活力大得很,只要有一點彈性就可以發展起來了。
魏小安認為,區別于酒店和農家樂,民宿是一種整合和提升——民宿姓民,民宿在鄉,利用鄉村環境,追求鄉村意境,但又超越了傳統鄉村。
魏小安同時強調,民宿非宿,民俗比民宿更重要,“什么叫記得住鄉愁,鄉愁就是一種鄉村文化。很多孩子都是城里人,根本不知道鄉村的概念,但在鄉居的過程中明白民俗,這就夠了,這是民宿根本性的定位。”
魏小安很看好民宿的發展前景,“現在空心村很多,閑置房屋普遍化。中國民宿從需求側和供給側角度都將長期持續發展!
從浙江數據來看,2015年浙江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35億人次,同比增長20.5%。
而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民宿的浙江桐廬在鄉村旅游領域增速更是驚人。
2015年,桐廬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504元,“十二五”年均增長達到12.1%,全縣年鄉村旅游接待516.4萬人次,同比增長99.2%,經營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103.7%。
其中,桐廬民宿(農家樂)經營戶總床位8119張,接待游客267.2萬人次,直接經營收入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4%,20.5%。
“走遍萬水千山,看過很多民宿,我最向往的還是浙江桐廬!蔽盒“策@樣評價桐廬民宿。
不過,他今天也同時提出,目前國內多數民宿發展還存在模式、制度、社區、技術、觀念等五大障礙。
從模式來看,從目前的國內民宿運行模式看,物料、人工、市場、品牌等各方面的運營成本偏高,甚至高于酒店。
魏同時給這個問題開了一個藥方——群模式。
他認為,民宿可以采用群模式類型,其中一種是實體群,構造民宿體系。同時建立網絡群,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化、移動終端,在某個點上形成聚集。另外,也可以通過設立民宿聯盟或協會,形成組織化,突破現有的模式障礙。
而從制度障礙來看,魏小安直言現行的法律法規也讓很多民宿處在尷尬的灰色地帶,各地方政府對民宿發展的重視往往在口號上,沒有落實到政策。
“衛生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公安管理等等,這些管理條條剛性極強,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很難突破。比如按照消防要求,一個只有兩間客房的民宿也被要求消防過關,工商不通過就不能營業!蔽盒“舱f,這些制度障礙,既缺乏理論支持,也缺乏政策體系。
魏小安本人很推崇臺灣民宿“民不舉,官不糾”的管理模式,靠協會制約民宿業主,輔助業主。但內地民宿在法條上越來越嚴格,“實際上一道一道的繩索,制度性的障礙就綁住了民宿的發展。”
魏小安建議,對民宿應當實行制度化管理,設立上下線,讓管理有彈性,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給民宿一點空間,它就能很好地發展。
對于社區、技術和觀念障礙,魏小安解釋,目前民宿發展仍存在缺乏專業人才,缺乏物料保障,缺乏基礎設施等問題。
“民宿尤其需要工匠精神,而我們缺少旅游工匠的土壤。”魏小安說,民宿是手藝人的民宿,現在大家知道老東西值錢,民宿里有老家具、老磚瓦,努力往“老”那里靠,但還是要注意跟上真正的傳統文化!懊袼抟褌鹘y文化的挖掘最大化,同時要引入一部分現代的東西使它真正做起來!
如何挖掘鄉村文化,魏小安建議應倡導文化人下村!拔幕藖砹舜謇铮浞滞诰蜞l村文化,他的朋友會一起來,之后要吃要喝要住,周圍的老百姓就跟上來了。但我個人很反對文化下鄉,文化下鄉是用粗俗的城市現代文化,沖擊傳統純樸的鄉村文化,造成鄉村文化不倫不類我到很多地方!
據悉,首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由中國新聞社、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浙江省旅游局、杭州市人民政府、國際休閑產業協會、中國鄉村文化研究院、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指導,杭州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杭州市旅游委員會、桐廬縣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共同主辦,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周刊特別支持,日本民宿協會、臺灣民宿協會海外華文傳媒協會、杭州市商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