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麥當勞在杭州蔣經國故居內正式開業,再次引起了不少網民和媒體的關注。據了解,杭州蔣經國故居是西式磚木別墅,由主副兩幢樓組成,落成于20世紀30年代,緊臨杭州西湖。其主樓現成為麥當勞一家門店,而副樓早在一個多月前就開出了星巴克。目前杭州蔣經國故居主副兩幢樓已被人為隔斷,人們要是去參觀的話必須繞到外面分別進入主副樓。(11月16日央視)
今年元月份,就傳出西湖邊的蔣經國舊居要開星巴克、麥當勞等經營性場所的消息,古色古香的蔣經國故居入駐西洋餐廳,這讓不少人持反對意義,認為會顯得不倫不類,會是對文物古建的破壞。現在星巴克與麥當勞都已經過審批開業,支持也好,反對也罷,都要面對蔣經國故居商業化的現實。
雖名為蔣經國故居,蔣經國實際在此居住僅只一個月,在以后的70多年里,蔣經國故居幾經易手,甚至還有普通市民進來居住,以至并沒有太多歷史遺物保留下來,可能正是因為這些原因,2003年,杭州市園文局將其列為文物保護點,但并未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年來,蔣經國舊居常年大門緊鎖,少人問津,偶爾來幾個來客,也是不得其門而入,這實際是對歷史文物的浪費。據杭州老房子研究專家仲向平說,近10年來,杭州名人故居一直在增加。杭州城里最起碼有100多個文化名人陳列館,但一半以上一天都沒一個游客進去參觀。這些少人參觀的名人故居,通過商業化,讓社會資本“認領”,讓故居的商業用途與文化用途,交織在一起,可以讓名人故居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發揮新的作用。
但有一個前提條件,不能讓社會企業把名人故居當成“自留地”,恣意妄為,不顧文物保護,過度商業化,就如約十年前,杭州茅以升故居被改成咖啡館,那座老房子幾乎被拆成空殼,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要避免單純引入社會資本進行“經營式”保護,不能讓“開發式保護”變成對古建筑的另一種破壞。經營者需要對故居負責,要讓故居為大眾提供服務,而不是像以前一些文物古建一樣,變成了私人會所,成為少數非富即貴者的樂園,與普羅大眾無緣,如曾一再被媒體曝光的作為北京市文保單位的嵩祝寺及智珠寺,變成了私人化高檔消費場所等。也要看到,通過對故居的有力保護,合理使用建筑,保留與維護好名人故居的特色與風格,也有利于提升經營企業的品位,利于招徠生意,能達到雙贏;反之,不僅無法走特色化經營之路,相關部門還將追究經營企業的責任,企業還將會搬出經營場所,那樣的損失就很大了。
要能達到對企業的震懾作用,就需要有對違犯企業的及時懲戒,監管部門就需要加強過程監管及事后監管,要恪守“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不管誰租下故居,故居內的維修、維護工作都將由他承擔。如若社會企業在租用過程中,不能善待故居,身為“甲方”的地方政府,則有收回使用權的權力。
(責任編輯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