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恐怕是今年最熱的新詞之一,作為較早觸網的傳統產業之一,旅游業在本輪“互聯網+”的浪潮中將如何做好加法,用科技吸引更多游客,更助力成都實現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在本次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期間,眾多專家和業內大腕也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科技智慧
推動旅游項目優化升級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2014四川省旅游投資研究報告》顯示,未來旅游投資發展的趨勢之一就是科技智慧將引領旅游項目優化升級。《報告》指出,科技智慧投入力度不斷增強,成為旅游項目創新的手段和旅游產業升級的推動力。
一方面,依靠新技術,創新和豐富游客體驗,實現對存量項目升級和增量項目的優化。另一方面,旅行社、酒店、景區等相關旅游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精準營銷,通過網上預訂、移動支付、電子門票、景區地圖導航、自助式導游等新功能,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務解決方案。
此外,地方政府通過旅游智慧建設投入實現旅游目的地精細管理。目前四川省在成都、綿陽、樂山等首批智慧旅游試點城市和九寨溝、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首批智慧旅游試點景區基礎上,新增了攀枝花、廣元、南充等10個智慧旅游試點城市和30個智慧旅游試點景區的旅游智慧建設,啟動了108國道(四川段)智慧旅游示范帶和大九寨環線智慧旅游區建設,投入運行了旅游監管及安全應急管理聯動指揮平臺和基于北斗兼容系統的戶外應急救援平臺。
“互聯網+”旅游
人人都是旅程中的VIP
那么,“智慧旅游”作為國家層面的戰略于2011年提出,如今已有4年,伴隨如火如荼的“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時代的智慧旅游是什么,“互聯網+旅游”將為旅游業帶來什么?在本次旅投會上,來自旅游行業前沿一線的旅游企業對此作了自己的回答。
攜程網對外合作部以及目的地營銷部的首席執行官陳江是這樣描繪智慧旅游下外地游客的成都之旅:游客在雙流機場落地收到當地的智能歡迎短信,走出機場已經有通過智慧旅游平臺訂好的專車等在那里,直接載客人到之前預訂的最優酒店,輕松入住。再進入智慧旅游平臺,根據點評結果,選定最合適的達人私人定制自由行,并在實際旅游過程中盡享智慧旅游平臺中評價最優的美食并購物。最后,旅游者還要在智慧旅游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旅游經驗和感受,為更多游客提供借鑒。
當然,智慧旅游不僅方便了游客,也悄然地在改變景區的建設。在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方育科看來,通過大數據對游客行為、人體行為的分析,建立合理的公用設施規劃分布,可以在節約規劃成本的同時,更加符合游客一般的生活、旅游習慣。方育科告訴記者“比如和國色天鄉合作,我們會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大數據,分析用戶對某種游樂設施的喜好度,結合設施的使用情況進行游玩排序推薦,提高用戶游玩效率和滿意度。
同樣認為智慧旅游改變了目的地端的還有景域集團總裁助理任國才。在任國才看來,在“互聯網+”背景下,消費者呈現出消費過程主動化、消費產品個性化、消費行為理性化特征,這便使“互聯網+旅游”呈現旅游業的營銷推廣情感化、市場細分極致化和產品升級體驗化。互聯網思維中的“以用戶為核心”應用到旅游業之中,便更接近智慧旅游一步。
將核心資源互聯網化
成都便可吸引世界游客
“我建議成都首先要分析這里吸引世界游客的核心旅游資源是什么。然后再把這樣的資源互聯網化,更加促進成都的旅游品牌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營銷。”問及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該如何打造以成都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時,首都經貿大學副教授李云鵬這樣告訴記者。
他首先肯定了成都“智慧旅游”建設所取得的成績。“成都的大熊貓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我聽說在大熊貓基地有個24小時網絡直播大熊貓生活的頻道。我認為這就很好地把熊貓這個資源互聯網化了,讓全世界的游客都可以了解到大熊貓。”
在李云鵬看來,“互聯網+”最關鍵的加號不是加減乘除,而是一個提升。如何把資源互聯網化,是“互聯網+”要研究的重要內容。否則可能就會出現現在很多在線旅行服務商的成本越來越高的問題。在旅游業這個跨110個行業的復雜體系里,需要通過“互聯網+”把各種資源互聯網化。“大家注意,這種資源不僅限于旅游資源。互聯網化之后我們才能發動各行各業來為我們的旅游業、為我們的游客提供服務。”
他說,智慧旅游根本在于對游客服務的智慧化。結合成都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發展現狀與需求,在現有的成都旅游政務網、旅游咨詢中心、旅游投訴中心、官方微博、公眾微信平臺的基礎上,還應該重視建設和完善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旅游企業電子商務管理系統、旅游通信和支付保障系統、旅游市場服務和監管系統。
“互聯網化資源可能很難,互聯網化人就簡單多了。”李云鵬又給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比如成都的米花糖很有名,我們就可以利用微信把賣米花糖的商家都聚集起來。這樣既方便了商家,也讓游客買到的東西有保障。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