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打造中國的旅游特區,是海南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突破口,是新時代背景下海南的重大抉擇。近日,我省社科界專家學者齊聚當代海南論壇2015春季峰會,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圍繞海南助力“一帶一路”戰略與推動旅游特區建設建言獻策。

海南師范大學教授 王明初
海南建設“旅游特區”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世界已進入“旅游時代”的今天,海南優越的生態環境尤顯重要。
以良好生態環境為依托的旅游消費市場潛力無限。當前,旅游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基本權利。一方面,海南名聲在外,旅游規模和效益增加;相應服務及基礎設施基本具備。另一方面,一些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無形中催生了以良好生態環境為依托的新的旅游消費市場的產生。“八大天堂”是海南旅游特區建設的愿景。
建設好實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旅游特區”載體。首先,要深挖并積極利用經濟特區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所賦予的特殊政策。其二,要抓好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好海南永續發展的“金飯碗”。第三,要充分利用和發展好綠色化發展的高端旅游資源。第四,要將旅游特區建設作為海南“十三五”規劃首要大事。

海南大學教授 鄒立剛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沿海諸市包括海口、三亞的定位是:“一帶一路”特別是“海絲”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作為新海上絲路建設的樞紐,海南要利用新海上絲路建設,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加速升級,加快向高端旅游轉型,呼應新海上絲路建設,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旅游,申建海南自由貿易園區。
海南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現實需要,將發展海洋經濟的優惠和保護政策,海洋經濟主體及其權益,遠洋漁業補貼、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保險補貼,南海島嶼旅游和海上觀光,海域和島礁的使用,填海造地,無居民島嶼的開發利用,建造和使用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的權限,通過立法制度化。并強化海洋環保立法:在海域有償使用,海島包括無居民島礁的使用和管理,海岸帶保護,海洋保護區建設,對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場重點海洋環境的整治和修復等方面,制定相關規范,完善海洋生態監測系統,及時查處相關違法行為。
(責任編輯 :王璐瑤)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