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人接待要上報;來歷不明的野菜不能上桌;整頓多次不合格的餐飲單位應退出景區……2015年初,一份專門針對旅游景區餐飲行業的管理辦法印發至南充各景點,被業內人士稱為旅游景點餐飲的“緊箍咒”。
這個名為《四川省旅游景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辦法,南充將于2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是首個規范性文件,將從何種層面予以規范?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進行了采訪。
2014年年末,《辦法》出臺發布,專項針對旅游景點的餐飲單位,并且明確了關于經營者、景區管委會、旅游局和食藥監局四方職責,首次形成了全面綜合的管理新態。
新規出臺后,關于景區餐飲的多種規定瞬間引發了社會關注,而其中的亮點或將成為日后景區餐飲的發展方向和約束其的主要規定。南充 2000 多家旅游景區餐飲單位將如何改變?昨日,南充市食藥監局餐飲服務監管科副科長蔣麗應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之邀,梳理了其中的亮點。
亮點一:不知名野菜不能上桌
《辦法》規定:不得加工制作存在安全隱患的野菜、野果、野蕈和國家保護的野生動植物。
蔣麗認為,在一些景區周邊,餐飲單位特別是農家樂、鄉土菜館,為了吸引城市來的游客,會打出野菜等招牌菜,但這些菜品可能存在風險。新規的實施,在源頭上規定了餐飲單位只能使用來歷明確且被認可的野菜,“我們多次調研,其實使用大家不知道的野菜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亮點二:餐館不得超能力接待
《辦法》規定:旅游景區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超能力接待;餐飲服務提供者單日單團單次接待旅游團體用餐超過100人的,應當在接餐前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蔣麗說,南充也有5A級景區,節假日游客劇增,餐飲行業常常受到考驗,“很多食物中毒是超能力接待引發,比如飯店只有50人的接待能力,但非要接待一兩百人,這就在衛生、菜品是否煮熟等方面大打折扣,甚至造成集體腹瀉等問題。”新規實施后,飯店要接團要提前報備,由食藥部門進行核實,再確定是否可以接單,減少了風險。
亮點三:不合格餐館將退出景區
《辦法》規定:旅游景區經營管理者應當建立景區內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退出機制,對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協助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停止其從事餐飲服務經營活動。
蔣麗稱,實際上,新規規定了景區餐飲的四個約束方面,首先是經營者本人(負首責),然后才是食藥部門、旅游局(景區定級參考餐飲是否達標)和景區管理方。但在餐飲的日常監管中,以食藥部門和景區管理方為主,當任何經營單位存在不合格地方且多次整改仍有問題,食藥部門將反饋意見到景區管理方,由他們勸退不合格的餐飲單位。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