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開,公園里的各種野菜勾起游人的食欲,于是出現了三五成群挖野菜的場景,以至于奧森公園出現了黃土露天的狀況。但是,大多數人對于野菜仍然一知半解。挖來的野菜能不能吃?是否有毒?對此,有的市民撥打了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建議不要亂挖綠地。專家表示,綠地平時會噴灑農藥等化學制劑,吃野菜未必健康。
現場
稀里糊涂挖野菜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在人行道兩側的綠地里,時而人頭攢動,游人們三五成群地蹲在綠地里,挖著野菜。使用的工具有小刀、鑰匙等。
幾個來自武漢的游客正在綠地里挖薺菜,他們告訴記者,在老家,這種野菜被稱作“地菜”,挖野菜是他們家多年的習慣。“在老家,每年3月,我們都要采一些,和雞蛋一起煮,在北京,一般就是包餃子了。”
說著說著,這些人手中的塑料袋已經盛滿了野菜。當記者問及薺菜的作用時,他們有些含糊其辭:“聽說吃了頭上不長包,應該是去火用的吧?”記者發現,他們所挖的野菜中不全是薺菜,有的野菜只是外形和薺菜相像,具體是什么植物,他們根本說不清楚。
現場挖野菜的人理由各不相同,大多數人說是看中了野菜的新鮮、營養,或者干脆稱是治某種病的偏方。但是,他們總是會加上“大概”、“好像”等前綴,大多數人對于所挖野菜的實際價值和可能存在的毒性并不了解。
時至正午,園內的樹蔭下,幾位園林師傅正在納涼。他們告訴記者,周末時,挖野菜的人會更加集中,“挖什么的都有,有時會把草地弄得挺亂。”
答疑
有毒植物難分辨
在網上搜尋一些野菜的名字,相關條目眾多,其中包括不少人詢問各種野菜是否有毒,吃野菜是否會對人產生不利影響。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學博士史軍說,在人們經常遇到的野菜中,蕨菜的毒性相對大一些,如果處理不當,確有可能引起不適甚至中毒癥狀。此外,有些有毒植物的外形與常見野菜極為相像,必須引起注意。比如牛扁、烏頭這樣的毛茛科烏頭屬植物,毒性強,其幼苗容易被誤認為是野芹菜,誤食后非常危險。“建議大家不要只憑網上的一些圖片,就按圖索驥去挖陌生野菜。”
此外,對于薺菜這種百姓常見野菜是否存在危險,記者咨詢了多位中醫學專家。專家們認為野菜是否適合食用,因人而異。多數野菜性寒,脾胃虛寒的人如果攝入這種寒性食品,有可能出現胃部不適甚至腹瀉等問題。
營養專家們認為,目前人們希望在野菜中攝入的營養元素,在普通的食物內基本都能找到,沒有必要特意去挖野菜。此外,野菜生長在公園內,平時會噴灑農藥等化學制劑,吃野菜未必健康。
公園
挖野菜將予以制止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辦公室周主任說,挖野菜是園方非常不歡迎的舉動。城市公園中的一草一木都是經人工種植,付出費用的。現在奧森公園有草木280種,其中為增加情趣,種植了一些野花地被,但是其中蒲公英、二月蘭、車前草等能吃的品種,已經遭到游客以品嘗或其他目的的兇狠采摘,形成了黃土地帶。園方一旦發現上述行為,會立刻制止。
同時,她不建議游客食用公園里的野菜。因為澆灌這些野菜的是用于綠化的中水。中水是由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回收處理而來的,根本達不到飲用的標準。此外,網上流傳了一些“奧森公園挖野菜攻略”,里面說公園里有草藥,但內容涉及很多不專業的知識,會誤導大家。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