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人家”是陳巴爾虎旗依托得天獨厚的草原生態旅游資源和厚重濃郁的游牧文化底蘊,引導牧民群眾廣泛參與,融合休閑度假、觀光體驗首創的精品旅游產品,具有自由度高、參與性強、靈活選擇等特點,是草原深度旅游的全新理念和平臺。2012年,陳旗代表呼倫貝爾市,在“內蒙古草原旅游發展論壇”上以“游牧人家”為主要內容作了《探索牧區家庭旅游業發展模式的創新》的典型發言,得到了與會國內知名專家的高度評價和肯定。經過幾年來的努力,陳旗“游牧人家”建設初具規模,展現了牧區旅游發展的獨特魅力,對促進全旗的旅游發展和牧民增收起到了推動作用。
一、立足實際,創新思路,打造特色旅游名品牌
(一)創新模式。2009年以來,陳巴爾虎旗把發展牧戶家庭旅游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實施家庭旅游業品牌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戰略,成立“游牧人家”牧戶家庭旅游聯盟,注冊了“游牧人家”商標,根據市場需求和家庭旅游經營牧戶的具體情況,進行統一規劃,鼓勵符合條件的牧民加入“游牧人家”牧戶家庭旅游品牌聯盟,以松散的商業聯盟模式進行運營,各成員獨立核算。巴爾虎旅游資源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國家獨資)負責經營“游牧人家”品牌,旗旅游局與公司共同對“游牧人家”聯盟成員掛牌管理。旅游局主要負責審批手續、人員培訓、執法檢查等;公司主要負責融資(政府資金投資、商業融資)、商標注冊及授權、宣傳促銷、承辦大型活動、開發新產品等工作,實現了“游牧人家”的規范化、專業化的管理。
(二)完善營銷。“游牧人家”以游牧文化為文化支撐,把突出地方特色鮮明的游牧文化作為加入聯盟的重要條件,避免了全旗發展旅游業時各景區景點地方文化特色不夠顯明,對游客缺乏吸引力的問題。著力把這種獨特的文化資源轉變成優勢的旅游資源,因此該項目啟動以來十分注重品牌傳播。一是聯盟成員以“游牧人家”冠名,注重形成統一的市場效應。如“白音烏拉游牧人家”、“巴爾虎游牧人家”等。二是舉辦各種游牧文化主題節慶活動,強化品牌效應。每年舉辦1-2次全旗的游牧文化旅游節慶,“游牧人家”家庭旅游接待戶承辦那達慕、詩歌比賽、民族服飾比賽等。三是開發銷售“游牧人家”手工藝品、旅游紀念品傳播品牌產品。四是在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報道和在旅游雜志等平面媒體投放廣告,組織人員參加旅游推介會、洽談會宣傳“游牧人家”品牌。該項目是陳旗旅游富民的重點支撐項目,也是自治區旅游局重點支持的家庭旅游典型示范項目,自治區旅游發展資金連續三年支持達90萬元。
(三)規范發展。經過年的發展“游牧人家”聯盟由單純的牧民家庭旅游接待戶參與發展到了相關旅游企業參與的市場聯合體,目前有游牧人家46戶,牧民合作社1家,其他相關企業3家。分別分布在鄂溫克蘇木(20戶)、東烏珠爾蘇木(12戶)、西烏珠爾蘇木(6戶)、巴彥哈達蘇木(7戶)、呼和諾爾鎮(1戶)。其中,2012年白音烏拉游牧人家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5星級旅游接待戶。該接待戶是由陳巴爾虎旗游牧人家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牧戶旅游品牌項目,已成為集建設規模、接待能力、活動內容最為典型的家庭旅游接待戶之一。2013年,陳旗還在繼續推廣“游牧人家”,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鄉村旅游接待戶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申報了1戶二星級旅游接待戶、5戶三星級旅游接待戶、2戶四星級旅游接待戶,爭取更多的接待戶提檔升級、規范發展。
二、科學規劃,形成規模,取得特色旅游新成效
一是“游牧人家”家庭旅游品牌聯盟初步形成。以政府重點扶持為保障,以國有投資公司為龍頭,以牧民家庭接待戶為基礎的“游牧人家”家庭旅游品牌聯盟初步形成。探索出了多戶牧民聯合經營、企業與牧民合作經營、綜合開發招商式經營等多種經營管理新途徑,初步形成了統一面對市場的家庭旅游聯合體,成為全旗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全旗共接待游客90萬人次,其中游牧人家接待游客24.8萬人次,占總接待人數28%;完成旅游業總收入3.6億元,占全旗地區生產總值(78.1億元)4.6%,其中“游牧人家”旅游項目總收入4300萬元,占旅游業總收入12%。
二是“游牧人家”成為牧民群眾提高收入的新途徑。從事“游牧人家”旅游項目的牧民人均純收入遠高于其他牧民,而且帶動附近牧民間接從事旅游業,解決了附近牧民臨時就業、銷售農畜產品等問題,開辟了廣大牧民參與市場,提高收入的新途徑。截止目前,牧民直接從業人員270人。2012年,從事“游牧人家”旅游項目的牧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6846元,比全旗牧民人均純收入(13159)多3687元,高28%。
三是“游牧人家”強化了文化與旅游之間的互促作用。草原觀光和民俗體驗一直是陳旗旅游業致力發展的主要方面。通過“游牧人家”旅游項目充分真實的展現了地方民間民俗文化,從而對游客形成更強的吸引力,帶動了陳旗旅游企業對草原游牧文化內涵的挖掘,“游牧人家”已成為草原游牧文化保護、傳承的載體之一。同時,發展“游牧人家”也為陳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多年來陳旗旅游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幾家旅游企業,廣大牧民群眾的參與旅游的熱情不高、渠道不多。大力開展“游牧人家”旅游項目以來,牧民群眾參與熱情高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并且帶動城鎮居民和其它企業也開始參與旅游業,對促進旅游業規模化、高端化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積極引導,強力推進,實現特色旅游高水平
陳巴爾虎旗作為邊疆少數民族牧業旗,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但“游牧人家”旅游項目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的發展,使得當前我旗“游牧人家”項目存在著上級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品牌影響力不強,規范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下一步,將繼續積極引導,加強支持服務,提升獨創的特色品牌“游牧人家”的知名度,在擴大牧民增收渠道,提高牧民收入方面,做出有力的貢獻,成為全旗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之一。
一是科學規劃,充分挖掘文化內涵。把“游牧人家”納入解決牧區問題、推動牧區全面進步、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的戰略范疇。堅持走聯合化、多元化、開放化的投入機制,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和經濟實力的企業家參與家庭旅游的開發和建設,改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游牧人家”規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注重對歷史民俗的傳承和保留,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創新觀念,充分挖掘草原游牧文化內涵,開發具有傳統特色的手工藝品和特色農牧產品;拓展和深化觀光型“游牧人家”,強化參與性;提升“游牧人家”的休閑度假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促進經濟發展、牧民增收。
二是強化培訓,提高服務水平。“游牧人家”的投資經營主體是牧民,要使其健康有序發展,必須加強對經營者、從業人員及牧民的教育和培訓。采取多種形式,對經營者進行農牧業科技、職業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經營等方面的培訓,提高經營者的技能和水平;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外出考察學習等途徑進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一批守法紀、懂技術、會經營、講誠信的“游牧人家”經營管理人才,為“游牧人家”旅游項目發展提供人才資源保障,促使“游牧人家”旅游項目向經營科學化、服務規范化、內容精品化方面健康發展。
三是加強引導,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游牧人家”旅游項目與牧區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做好牧區生態環境和“游牧人家”之間的協調發展規劃,突出環境效益,加強土地資源、水資源、動植物資源保護和水土保持,準確進行“游牧人家”的功能定位和產品開發;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游牧人家”發展的環保法規體系,對“游牧人家”發展進行指導和監管;嚴格項目審批、環評、環保治理等制度,強化動態監督管理;建立“游牧人家”動態準入準出機制,優勝劣汰,促使其提高軟硬件水平;加大生態環保的宣傳和教育;構建行之有效的協調和監督機制。
游牧人家的蓬勃興起為陳巴爾虎旗的旅游業發展拓寬了思路,未來將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立足于傳播民族文化、展現民俗魅力的實際,進一步促進全旗旅游業的提檔升級和牧民收入穩步增長。
(責任編輯 :史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