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是不是便宜很多?”北京地鐵2號線上,兩位女生正討論著在手機在線平臺上預定泰國當地的接機服務。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在線旅游平臺集中興起,互聯網旅游產品品種日漸豐富。在此背景下,在線旅游市場快速發展。艾瑞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達4326.3億元,同比增長39.9%。預計2016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可達5420.9億元。
在線旅游平臺受追捧
今年5月,國家旅游局發布的《中國旅游發展報告(2016)》稱,國內旅游從小眾市場向大眾化轉變,已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消費市場。面對國內旅游市場藍海,旅游在線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崛起。
旅游在線平臺的興起并非偶然。智能手機普及、互聯網通信日益便捷、在線支付工具興起等構建在線旅游平臺的變現閉環;而旅游資源供應商、在線旅游產品整合分銷、媒體及營銷構筑在線旅游產業鏈。“在線旅游平臺能一站式解決游客需求。”業內人士表示,用戶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在線平臺上的比價也十分方便。
日前,在線旅游平臺驢媽媽發布的2016端午出游報告顯示,從下單方式上看,端午小長假三天驢媽媽旅游APP用戶購買產品比例大幅攀升,移動端訂單占比近八成,移動平臺已成為小長假游客最喜歡的預訂方式。
艾瑞咨詢統計,從以機票為代表的旅游大交通數據來看,2015年在線機票占比58.3%,機票是在線旅游市場中發展最為成熟的板塊,隨著在線度假及其他品類業務的上升,機票市場發展趨于成熟,增速相對放緩,預計在2016年市場份額占比將下降至56.8%。
住宿市場增速則較為穩定,除酒店外,度假租賃等非標準住宿產品受歡迎。2015年中國在線住宿市場規模約901.8億元,占在線旅游市場總體份額的20.8%,較2014年下降0.1個百分點。近兩年來,隨著人們出游品質的提升,中高端住宿及度假租賃(非標準住宿)產品逐漸受到用戶喜愛,快捷酒店等低端住宿產品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從數據顯示,攜程、去哪兒網、藝龍、同城旅游、途牛等在線旅游網站在PC(個人電腦)領域保持發展的同時,均在向移動領域快速進軍和發展。
移動端消費習慣養成
監測數據顯示,旅游用戶在移動端訪問次數高于PC端,移動端具有明顯優勢。2015年中國移動在線旅游平均月度訪次占比達64.6%,去年這一占比為72.0%,相比之下略有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旅游服務多樣性的增加及定制旅游、目的地服務等新型旅游服務的出現,用戶在使用這些服務過程中,會衡量PC端與移動端的各自優勢,從而快速實現個人需求。
除少數高端旅游客戶以外,旅游產業各個年齡階段消費群中對于機票、火車票、酒店等價格敏感,有在線預訂、了解目的地、路線等需求。從當下在線旅游產品逆向來看,各大在線旅游平臺都找準定位,主要瞄準的用戶群都有所不同。包括瞄準中高端的商旅出行;白領、驢友、大學生等一大部分喜好自助游群體;主打出行酒店預訂強需求及主打周邊游和景區門票等平臺。
隨著周末游、自駕游、出境游市場的持續火熱,分析人士預計,2016年在線度假占比將達18.7%。而各具特色的垂直在線旅游平臺,也都在借助產業發展契機,發力拓展市場。
由于不同人群對旅游產品需求各有不同,各大在線旅游平臺和旅行社也在想盡辦法來迎合客戶需求。在跟團游、解決機票住宿的自由行之外,也出現不少主題旅游、定制旅游、體育旅游等特色產品。途牛定制游負責人李勝文表示,語言不通、游得不深入、私密性和自由度不夠等,是不少游客都遇到過的問題,尤其一些帶老人和孩子出游的家庭,更需要針對性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定制旅游產品能更大程度地滿足客戶需求,用戶獲得較好旅游體驗也能增加用戶黏性,可以為在線旅游市場創造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