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訊 曾憲天】從本周精選中可以看到,生物識別技術、全身掃描儀以及引路機器人等最新科技在機場的應用,喜達屋的客戶利用聊天軟件在入住前、入住過程和退房后向酒店發送服務請求。而如何將技術創新更恰當地應用到相應的旅游場景,最大化地提升營銷收益,才是旅游企業應該關注并突破的難點。
(點擊文章標題,即可跳轉至指定文章)
日本將在4個機場采用全身掃描儀
據了解,羽田機場將從12月5日起試用全身掃描儀,而日本政府計劃2020年之前在開通國際航班的所有機場配備該裝置。
該項技術可以提升機場出入境手續辦理效率與安全系數。
荷航測試導路機器人 引導旅客轉機
荷蘭航空在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測試一個命名為Spencer的導路機器人,此機器人可以引導客人找到轉機的航班登機口。Spencer有望認知情感并且應對突發情況。
其實旅游業借助機器人來提供輔助服務的例子早已有之,未來機器人技術也將被用于更多的旅游場景中。
生物識別技術在航空業應用尚早
旅游大數據營銷公司Boxever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雖然人們對航空公司使用指紋識別和視網膜掃描之類的生物識別技術表示期待,但也仍存在其安全性和個人隱私方面的疑慮。
雖然該調查采集樣本僅為500名游客,調查結果或許并不十分準確,但不可否認的是,生物識別技術在航空業的應用還需解決諸多問題。
大型連鎖酒店使用聊天軟件響應客戶需求
在移動智能化設備高速發展的時代,用戶越來越依賴線上渠道,在酒店服務中也是如此。喜達屋便很精準地抓住了這一“痛點”,目前喜達屋的客戶可以使用聊天軟件在入住前、入住過程和退房后向酒店發送信息,并且基本能在1分鐘左右得到酒店響應。
顯而易見的是,相比于傳統的浴室內座機和鬧鐘提醒等客房服務,在線響應的方式更符合用戶習慣,這一服務也逐漸在其他酒店集團中得到普及。
在線視頻如何影響旅游消費決策?
從近日谷歌公布的數據來看,在線視頻營銷對于消費者的旅游消費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旅游研究和計劃時所起到的影響。例如將近50%的旅游者會借助在線視頻來決定度假目的地以及相關的旅游項目等。
視頻營銷適合各個年齡階層的用戶。而從一些播放量上億的成功案例來看,制作有創意并且能打動人的視頻內容,再借助網絡播放平臺進行宣傳,是一種成本較低、宣傳效果較好的旅游營銷方式。
Kayak創始人的新創公司如何顛覆旅游科技?
Kayak的聯合創始人Paul English又將推出新的作品Lola。Lola是一家旅游科技創業公司,立志要為客戶打造一款全新的APP應用,并提供旅游禮賓的服務。Lola 團隊將為旅客提供一款融合人工旅行顧問和流暢的旅游預訂APP的應用。
Lola最終目的是想為旅客搭建一個基于移動APP的全程服務,讓用戶在整個旅行過程中都能得到需要的幫助。所以,無論是系統界面、旅行社交還是大數據應用、移動端體驗、個性化定制等等,Lola似乎想將時下熱門的旅游科技及理念全都囊括其中,作為自身發展的動力。
那么Lola具體會怎么做,不妨閱讀本文一探究竟。
(責任編輯 :歐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