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湖北省文化廳聯合主辦的“全國漆藝傳承與創新展示交流活動”近日在武漢舉行,近百名來自全國2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代表性傳承人、業內專家學者、以及著名工藝大師等,分別就漆藝傳承創新暢所欲言。有專家建言,中、日、韓或聯手將傳統漆藝申報世界級非遺,弘揚東方文化,促進漆器藝術全方位發展。
“漆器是中國文化,是東方文化的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中心研究員王亞雄說,中國在歷史上把古老漆藝傳給許多亞洲國家,漆已不是某一個區域獨有的。他建議中、日、韓聯手將傳統漆藝申報世界級非遺,這樣更利于漆文化全方位的發展。
揚州漆器廠副廠長、工藝美術大師謝世強也認為,傳統漆藝是東方文化的代表,近年來中國在傳承保護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他呼吁我國目前20個與傳統漆藝有關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將中國漆藝整體打包申報“世界非遺代表作名錄”。
“傳統漆器在日本、韓國等國也在生產和使用,中國漆藝盡早申報,可爭取主動權,以免像端午節、泡菜一樣,被外國搶先申遺。”謝世強說。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程向君也表示,漆藝在國家軟實力中是不可或缺的、是有內在生命力的,尤其在對外交流上,可以說它是國家的名片。
程向君同時指出,毋庸置疑,日本也是漆器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并且后來者居上。中國未來的漆藝需要院校以及院校培養的一些獨立漆藝家,再加上非遺工藝大師們的共同努力,把這項事業發揚光大。
如何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前提下,實現“改良制作、提高品質”也是專家們熱議的話題。洛可可設計公司創始人賈偉建議,現代設計應和傳統工藝相結合,在重制造、重工藝的同時,強化體驗。比如漆藝可以和香道、花道相結合,成為一種價格適中、具有實用功能的品類。尤其在市場化的過程中,添加工藝大師的“點睛”之筆,讓作品立馬提升起來。
漆藝泛指由天然漆經過涂刷,再通過雕填、鑲嵌、彩繪、脫胎等手段制成的各種精致美觀的漆藝品。該項技藝自上世紀起從民間的工廠、作坊“登堂入室”進入高校,成為現代藝術教育的一門學科,是我國藝術歷史流變的代表。目前全國已有20項與漆藝相關的傳統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了解,文化部非遺司舉辦此次活動,旨在推動中國漆藝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探尋漆藝創新的思路與辦法,搭建漆藝研究專家、設計專家與生產企業的對接平臺,打造具備民族特色和國家品牌的漆藝產品。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