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無疑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向外界展示臨河區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
“旅游+生態” 自然景觀更美
臨河區以創建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國內知名旅游休閑城市為突破口,將旅游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全力建設宜居宜游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2017年10月1日臨河區青春湖正式對外開放,經過打造的青春湖按使用功能劃分為8個區,分別為濕地生態保育區、綜合管理服務區、濕塘宣教區、生態餐飲娛樂區、濱水游覽區、濱水碼頭區、濕地體驗區和房車營地區。湖區設有3個駁岸碼頭,28座橋梁,橋湖相連,水映成畫,圍繞湖區設置了環湖小火車線路,并設置了音樂噴泉與水幕電影,讓游客在游覽的同時,還可以參與更多娛樂項目。
“旅游+文化” 文化底蘊更深
臨河區爭當打造和挖掘河套文化的領頭羊,努力培育文化支柱產業,著力提升城鄉居民文明素質,先后打造了酒莊老鎮、富強村等一批具有河套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村,舉辦了冰雪旅游節、冬捕節、年豬節、鄉村大嫂拉面大賽、祭火節、面精大賽等特色民俗活動,提升了臨河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臨河區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旅游+扶貧” 農民錢包更鼓
為把旅游發展成為農民共同富裕的“富民工程”,臨河區堅持把鄉村旅游與發展富民產業相結合、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定位,圍繞美麗鄉村產業發展,結合自身資源優勢,集中打造培育了一大批特色村莊,在推動設施農業專業化發展的同時,促使旅游產業鏈向鄉村、農家延伸,讓產業支撐鄉村建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截至目前,臨河區已建成浩彤現代農業觀光園、浩澎現代農業觀光園、四季青高科技生態園區等7家國家2A級景區;建成河套農莊、黃河漁村、白腦包漁村、金鑰農業生態度假村等10多家自治區星級鄉村旅游接待戶;4個農家樂被國家旅游局評為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3個村被評定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名個人被授予“中國鄉村致富帶頭人”。楊永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