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烏蘭浩特市成立了旅游發展委員會,設立了旅游發展基金,創新旅游投融資管理模式,將“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不斷融合,圍繞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抓好精品線路的打造與旅游活動的創新,著力打造形成了“一核兩帶三區”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據統計,2017年,烏蘭浩特市接待游客212.7萬人次,同比增長20.1%;實現旅游收入20.2億元,同比增長20.1%。
“旅游+”創造新的增長點
2017年,烏蘭浩特市組建了專業的創作團隊,廣泛挖掘紅色文化、蒙元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明確主基調、主旋律,圍繞景區景點和旅游產品,統一規劃、設計、編寫系列“紅城故事”,提升文化內涵!奥糜+文化”充分展示了烏蘭浩特市文化旅游的魅力,更傳承了紅城記憶。
隨著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深入推進,烏蘭浩特市實現了旅游業從單一部門管理向黨政統籌下的各部門全員推進轉變,形成了綜合產業綜合抓、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同時,將“旅游+”模式融入各項工作中,形成了全員參與、全民推動的強勁合力,全域旅游工作得到有序開展。經過一年的實踐,完成了“旅游+鄉村”、“旅游+水利”、“旅游+交通”、“旅游+生態”、“旅游+工業”等一系列融合發展,為全域旅游發展創造了新的增長點。
多景點布局旅游空間
2017年烏蘭浩特市開始打造以馬文化為主題、投資18.2億元實施神駿山生態修復及景觀項目。該項目分為花田神駿區、生態示范區、自然休閑區、特色商業區4個區域,2017年重點實施一期(A區)工程,建設神駿廊橋、格;ㄌ、洮兒河引水景觀、游客服務中心等為主要內容的核心觀光區,現已完成投資3億元,計劃2018年7月正式開園運營。
2017年,按照大創意、大投資、大項目、大市場的要求,烏蘭浩特市著力拓寬融資渠道,強化重點項目支撐,打造旅游核心產品,搞活旅游市場主體,提升旅游整體競爭力,推動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除了神駿山生態修復及景觀項目外,烏蘭浩特市還實施了成吉思汗廟文化旅游創新區建設,在成吉思汗公園北側打造以游樂體驗為內容的蒙元盛世旅游區,已經完成概念性規劃設計,正在完善規劃設計方案。通過深度挖掘蒙元文化內涵,推進成吉思汗廟景區品質提升,為申報國家5A級景區奠定了基礎。此外,烏蘭浩特市還依托內蒙古知名敖包和集中連片4萬畝稻田等生態文化資源,打造敖包相會塞北風情休閑區。
節慶活動“攪熱”旅游市場
烏蘭浩特市圍繞四季旅游資源打造春有鄉村文化旅游節、夏有浪漫雪花啤酒節,秋有金秋稻田捕魚節、開鐮節,冬季有“紅城冬韻 銀色之戀”冰雪文化旅游節。
2018年1月,烏蘭浩特市召開了“紅城冬韻 銀色之戀”冰雪旅游節,以冬季的自然風物為媒介,融入冰雪文化、蒙元文化、鄉村文化,構筑烏蘭浩特市特色冰雪產業體系,擴大烏蘭浩特市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冬夏兩旺的旅游發展格局。
區域合作拓展品牌營銷渠道
在打造旅游節慶活動品牌的同時,傾心培育旅游市場同樣是發展全域旅游工作的重點。烏蘭浩特市依托本土旅游資源富集的優勢,在打造“烏—阿—海—滿”精品旅游線路的同時,積極與阿爾山、海拉爾、滿洲里三地及周邊地區溝通聯系,主動融入蒙東旅游圈、東三省旅游圈、京津冀旅游圈和長三角、珠三角旅游圈,全面實施精準營銷戰略,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及目標受眾特征,創新旅游宣傳手段,拓展品牌營銷渠道,多位一體,深耕市場,構建了立體化、多層次的旅游營銷體系。
下一步,烏蘭浩特市將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把握“美麗中國—2018全域旅游年”主題,推動“旅游+”、“+旅游”融合發展,著力把旅游業打造成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梁子晶 任建飛(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