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后,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旅游局迅速組織開展“學原文悟原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大對旅游業帶來的新機遇,明確的新方向、新使命和新要求。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伊金霍洛旗重點對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個中心,“5強5化”加快全域旅游發展步伐。
強化旅游產品供給 推進城市建設旅游化
重點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同時,引導企業配套完善景區的“十二頭”,即有看頭、有玩頭、有住頭、有吃頭、有買頭、有說頭、有拜頭、有療頭、有行頭、有學頭、有享頭、有回頭,在品質提升、產品體驗性等方面下功夫,充實旅游產品的內容,提升游客旅游體驗的舒適度,由單一的門票經濟向二次消費轉型。用旅游的理念來提升城市的品質,像打造一個景區一樣來打造一座城市。
強化政府引導 推進主體培育市場化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用市場的辦法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支撐和帶動旅游業跨越發展、全面起飛。以和中青旅合作為契機,逐步開展全旗全域旅游PPP合作模式,外聘專業團隊負責景區的經營管理等工作。
強化精準營銷 推進旅游形象品牌化
緊扣打造“天驕圣地 伊金霍洛”品牌,“捆綁”推出一批品質優良的旅游節慶活動,組織開展四時大典、鄂爾多斯婚禮文化節、鄉村旅游節、國際馭馬文化節、馬奶湖冬捕開漁節、研學旅行等,把各旅游企業和涉旅企業組織的節慶活動有形的組織起來,統一活動,形成大規模的節慶品牌活動;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掌握多樣化、多層次的旅游消費需求,細分客源地和消費群,對接需求端和供給端,借助各級各類媒體、社會活動載體和開放合作平臺,精準化地開展宣傳和營銷活動、提供產品和服務供給,有效滿足、引導、拉動和創造新的旅游消費。
強化人才建設 推進旅游供給品質化
建立“柔性引進、剛性干事”人才引進機制,重點針對旅游企業、鄉村旅游等方面培育產業人才,“柔性”引進一批知名的旅游專家,為伊金霍洛旗旅游業發展出謀劃策;“剛性”引進一批懂管理、會經營的旅游人才隊伍,健全和完善產業人才鏈條。針對決策者、管理者、從業人員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多樣的培訓。
強化旅游富民 推進旅游參與全民化
明確各鄉村旅游示范村的經營主體,繼續推進紅色領航行動“5帶5促”旅游富民工程,以“項目帶動”模式,促進旅游富民市場化;以“景區帶動”模式,促進鄉村旅游品牌化;以“旅行社帶動”模式,促進農牧家樂特色化;以“酒店帶動”模式,促進農畜產品精品化;以“企業帶動”模式,促進旅游富民專業化。最終扶持一批農畜產品銷售點,發展一批精品民宿,壯大一批特色農牧家樂,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讓農民種“風景”、賣“特色商品”、住“特色民居”、售“農家飯菜”,讓旅游產業成為帶動農牧戶創業就業的“富口袋”。同時,增強全社會參與意識,引導居民以主人翁態度共同參與旅游建設,營造文明旅游新風尚。(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