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付云鵬 攝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第一次聽說狍子這個物種是通過語文課本里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本以為這狍子只如野兔一般大小,可后來才知道,它長這樣……
天生無害的臉龐,讓人難以抑制靠近它的沖動,當受到驚嚇時,狍子臀部的毛會炸開,變成白色,形狀像桃心一般,這一舉動總會讓人感覺它是被嚇傻了,其實,它是在思考要不要逃,如果有必要,它會閃電般跑掉……
其實狍子只是看起來傻萌,而實際上,狍子是歐亞大陸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中型鹿,在內蒙古的東北部,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在山地上,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生存適應性。
可是常年生活在東北,大雪對于狍子的生存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一場雪后,甚至可以輕易的在雪地里撿到凍狍子。這當然不是因為狍子傻,而是極端天氣導致的災難。大雪覆蓋山野,狍子找不到食物,很快就會陷于困境。可想而知,就連我們人類,在冰天雪地里沒有食物,也不能保證安然無恙。
奇特的是狍子的繁殖方式:通常情況下,母狍子的妊娠期是8個月。臨產前,母狍驅散去年生的幼狍,進入密林分娩。狍寶寶3—6月出生,這三個月的時間差對于狍子的種群數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狍子發情交配多在8—9月,如果冬季太冷,為了避免寶寶出生時天氣的不利影響,母狍會控制小狍子的出生時間,在山區已經開始暖和,草長鶯飛食物豐沛的時候,狍寶寶有充足的時間健健康康的長大,以應對下個冬天的來臨。
在野生環境中,狍子的壽命是10—12年,最長可達17年。在2008年8月,狍子已經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這代表著:任何獵捕狍子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嚴禁獵捕、買賣、食用野生狍子。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這呆萌的“狍子君”。(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