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實行“史上最嚴”旅游整治措施已經一周,記者近日走訪多家旅行社發現,“零負團”消失不見,旅行團價格普遍上漲。昆明市旅游行業協會會長朱伯威2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僅石林一個景區的游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已下降40%。
4月15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云南省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實施。措施涉及旅游購物管理、旅行社管理、導游管理、景區景點管理、監管機制、旅游協會改革、政府履職等七個方面。其中,取消旅游定點購物首當其沖,成為實現“游”“購”分離的主要措施。
記者走訪昆明的旅行社時發現,云南旅游線路大多標明了“純玩”字樣,價格平均漲幅在50%以上。一位昆明中北旅行社的工作人員稱,大理麗江五天四晚的行程現在的價格為1380元人民幣/人,全程無自費,一個購物點都沒有。但價格的上漲導致客流量減少,“現在客人是少得很,我們有時候三四天都沒有一個單,相比以前差得很多。”朱伯威也稱,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旅行社向他反映游客明顯減少。
2017年1月,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提出,目前全國旅游業發展方式較為粗放,其特點為:資源利用率不高,市場主體發育不充分,存在旅游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與國際不相適應,旅游公共服務與井噴式需求不相適應等諸多問題。
朱伯威表示,“云南作為全國旅游產業中的一部分,同樣處于粗放型發展階段。”他指出,目前云南有1040家旅行社,平均每天接待2萬人,約800個旅行團,與此同時,相關法律、企業經營、消費者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不足,必然導致一些問題的發生。政府應當用“史上最嚴”的手段治理旅游市場上出現的具體問題,導游辱罵游客,就要加強行業規范;餐飲業服務態度不佳,則應提高服務質量。
“云南旅游業正處于轉型期,出現‘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云南財經大學旅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明慶忠稱,政府目前正大力整治,出現游客減少等“陣痛”現象不可避免。在此過程中,新的問題可能會不斷出現,但是,“旅游市場將在不斷規范的過程中螺旋前進。”
朱伯威表示,通過這次整頓,如果能夠真正做到游、購分離;如果政府能堅持不懈,不要一時緊一時松;如果能使入滇游客大幅增長;如果能使云南旅游負面輿論大幅度下降,云南旅游企業一定會扛過這個“陣痛期”。 (記者 陳靜)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