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武夷旅游圈應構建現代旅游產業體系
打造大武夷旅游圈,要在增進共同價值和共同訴求的基礎上,緊緊抓住文化與生態這兩個核心要素和關鍵賣點,精心設計文化與生態相融合的大武夷旅游圈發展路徑,增強融合發展的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
應構建現代旅游產業體系。大武夷旅游產業要著力向傳統業態和新興業態兩端發力:一方面,圍繞食宿行游購娛六大消費完善旅游產業布局,著力提高游購娛三大非基本消費比例;另一方面,按照旅游發展由觀光游覽向休閑度假階段轉換的發展要求,積極培育養生養老、戶外運動等新業態,構建與文化、生態相協調的現代旅游產業體系。
旅游產業發展必須落實到旅游產品上,著力補齊文化、生態兩大類旅游產品供給不足短板。以朱子文化的活態保護與傳承為中心,突出朱子文化旅游的品牌地位,推進朱子文化走進社會大眾,并將“朱子之路”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頂層設計。著力打造若干條最美高鐵旅游線、黃金自駕游旅游線,真正實現“道在武夷、理行天下”。
旅游產品開發必須落實到旅游品牌上,著力補齊“清新福建”公共品牌具象化不足短板,推進品牌內涵在大武夷旅游圈的延展升級與具象認知。緊跟省旅游局“清新福建”國內營銷推廣和海外營銷推廣,打造“武夷山”國際化品牌載體,帶動圈域內南翼、東翼形成系列化的目的地旅游品牌。
應突出企業和市場的主體地位。企業和市場是打造大武夷旅游圈的核心力量。發揮企業和市場的主導作用要著力 向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一方面,大力培育旅游市場主體,一手抓企業做多、一手抓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旅游市場,一手抓節慶、會展等有形市場,一手抓網絡、廣告等無形市場,培育國內市場、開發國際市場。
突出企業主體地位關鍵在于投資旅游人力資本!笆濉睍r期,要重點投資培育企業家群體、職業經理人群體、現代產業工人群體,形成以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為主導,各類專家為依托,各類產業工人為基礎的企業發展人力資源體系。
突出市場主體地位必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準確界定各類旅游國有企業的功能,推動旅游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
業制度,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為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大武夷旅游開發創造條件,促進“省內福建人、省外福建人、海外福建人”積極投身大武夷發展旅游。同時,應完善要素市場,充分利用省內省外、境內境外、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完善旅游建設用地市場、旅游金融市場和旅游人力資源市場。
應完善政府推進機制。政府是打造大武夷旅游圈的主導力量,為大武夷旅游圈的治理提供體制機制,為大武夷旅游圈的開發提供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發展政策,為旅游企業開展投資運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為旅游消費者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提供自 由選擇、自主消費的市場環境。要重點發揮省直部門、市政府、縣政府打造大武夷旅游圈的積極性,打破區域分割、部門分割的利益藩籬,推進政府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抓好八項工作:
一是規劃。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編制大武夷旅游圈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項目規劃。二是投資。抓緊設立“大武夷旅游投資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參與大武夷旅游開發。三是基礎設施。實現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提升旅游互聯網基礎設施。四是公共服務。完善大武夷旅游集散體系,重點建設旅游廁所革命工程、旅游集散體系工程、旅游直通車工程、旅游營地工程和旅游安全工程。五是市場監管。創新旅游市場監管機制,維護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六是部門協作。成立大武夷旅游圈建設領導小組,維護大武夷旅游圈的共同價值觀,落實大武夷旅游圈的共同發展訴求。七是區域協作。建立大武夷旅游圈區域協作聯席會議機制,推進區域旅游經濟一體化。八是能力建設。打造大武夷旅游圈,需要各級政府的系統集成,需要省、市、縣、鄉四級政府和相關行政村提供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服務,特別是縣、鄉兩級政府的服務。
。ㄗ髡咧焖暮#┦,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