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兩會,浦城實驗小學高級教師吳日紅等七名代表,針對如何發揮“雙世遺”品牌,有效帶動周邊旅游發展,提出了開發“環武夷旅游休閑區”的建議。19日,得知該建議被市旅游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后,吳日紅等代表表示滿意。
吳日紅等代表建議,要充分利用市場對資源的基礎配置作用,吸引市場資本投入休閑區的開發;充分調動民間資本,保證開發建設的可持續性;各縣(市、區)要有大視角,做好服務性與基礎性工作,開發切忌急功近利;利用“數字福建”、“數字南平”等平臺,建立旅游休閑區數字即時共享系統,方便大眾查詢使用。
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認為,該建議對我市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得很切實際。實際上,近年來,我市著力構建“大武夷旅游經濟圈”,圍繞“舞活龍頭,帶動周邊”的思路,在基礎配套、旅游產品、線路設計、宣傳促銷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尤其是2014年9月和11月啟動的“一元門票游大武夷”活動,更是我市旅游集體亮相接受考驗的一項重要舉措,大武夷旅游格局已初具規模。
該負責人介紹,為迎接高鐵時代到來,更好地對我市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升級,我市重點推進大武夷旅游經濟圈建設,提出了創新旅游管理體制機制,建立旅游產業發展綜合協調機制,推動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城旅、景旅、文旅合一的旅游管理體制,推進區域旅游資源整合、線路對接、客源共享,統一打造大武夷旅游品牌等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