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山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及11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同時揭牌,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出席儀式并揭牌,山西省旅游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由單一管理轉變為綜合促進
努力加快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建設步伐
山西省旅發委、11市旅發委同時掛牌,且已有32個縣由“局”到“委”,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以文化旅游業為突破口,堅定轉型升級的信心和決心,體現了省委、省政府把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堅定決心和深遠布局。
近年,在山西省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劇、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省內的景區景點等旅游企業逆勢上揚,在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方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旅游業成為全省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隨著旅游業在全省經濟中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山西省政府從完善頂層設計著手,高度重視旅游業,把旅游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通過改革創新推動旅游業進一步快速發展。為強化旅游業的綜合協調和組織領導,調整旅游部門的設置和職能,省、市、重點縣組建旅游發展委員會,省旅游局由政府主管部門升格為政府組成部門;各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均為處級建制、政府工作部門。重點強化旅發委的統籌、綜合協調職能,以行政管理體制的加強促進管理職能的提升,破解發展過程中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加快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從“局”到“委”,是山西創新旅游管理體制的重要舉措。山西省旅發委主任選盛佃清說,按照新職責,山西省旅發委將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調動各級各地、各行各業力量,構建綜合產業綜合抓的新格局。對照新目標,將按照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山西旅游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貫徹落實國家旅游局“515”發展戰略,搶抓機遇,勇于擔當,努力加快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建設步伐。
高起點大手筆謀劃文化旅游產業
加快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近年來,山西省決心徹底擺脫煤炭依賴,將旅游業確定為七大非煤產業之首。2015年6月4日出臺的《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就提出,研究探索省、市和重點旅游縣組建旅游發展委員會,統籌研究協調加快全省旅游業改革發展重大問題。
2016年8月31日,在大同召開了首屆全省旅游業發展大會上,山西省省長樓陽生提出,加快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我省戰略性支柱產業,是經濟發展規律使然、產業轉型升級之要、發揮比較優勢所在,對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走出資源型經濟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新路,具有重要意義。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搶抓經濟下行倒逼轉型和旅游消費需求提速升級的重大機遇,大力推進文化旅游業改革發展,著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我省戰略性支柱產業,建設文化旅游強省。
2016年11月召開的山西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再次提出要深入挖掘“地上”資源,高起點大手筆謀劃文化旅游產業,在創新體制機制、重大項目開發上實現新突破,使文化旅游產業成為轉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將山西省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
2016年11月2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將省旅游局更名為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并列入政府組成部門,謀求把文化旅游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
在2017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樓陽生省長再次提出,特別要把文化旅游業加快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以“旅游+”為思路,積極發展全域旅游,實施大項目建設、大企業運作,努力實現旅游產業提檔升級,把山西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標。
無論是置身于國家大背景下還是立足于山西全省綜改轉型、振興崛起的現實要求,旅游業都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省委、省政府對文化旅游業高度重視,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進行培育,兩年來密集出臺了6個推動文化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山西文化旅游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新的機遇新的目標
盡快把資源富集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產業經濟優勢
面對新機遇,盛佃清表示,山西省旅發委將緊緊圍繞實施"五個一批",落實"八個加強",按照“安、順、誠、特、需、愉”六字要訣的要求,著力加快產業改革創新,特別是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今年上半年要基本完成149家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各類利益關系,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堅持全域化引領,加強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全省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同時堅持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大項目建設、大企業運作為重點,培育壯大旅游新業態,推動文化旅游提檔升級,盡快把文化旅游資源富集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產業經濟優勢。
2017年,國內旅游接待4.92億人次,同比增長11%;實現旅游總收入4756.77億元,同比增長12%。到2020年,力爭山西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使旅游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以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
努力把文化旅游資源大省建設成文化旅游強省
山西省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按照“安、順、誠、特、需、愉”六字要訣要求,從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入手,全力推動戰略轉、觀念轉、結構轉、體制轉,著力打造精品線路,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大力拓展“旅游+”,積極發展全域旅游,努力把文化旅游資源大省建設成文化旅游強省。
山西文化旅游業正步入歷史最好的發展時期, 3月28日,《人說山西好風光》第二季隆重登場。《人說山西好風光》電視競演也是山西旅游業轉型發展中打出的一手漂亮牌。節目創新性地讓全省11個市主要負責人登臺亮相,親自推薦自己的城市,全力申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主辦城市,取得了轟動效應,全省人民紛紛為各自的城市加油鼓盡,身在外地的山西人積極加入為自己的家鄉投票點贊,傳播了山西聲音,展示了山西形象。今年的《人說山西好風光》將采用高密度的互動活動再次吸引全國人民的視線。大型戶外競演、“千萬紅包買點子,千萬游客游山西”、群眾投 票推選山西十佳特色旅游小鎮、“老記憶、新地標”我的城市記憶征集等高密度互動活動,將再次掀起景區大聯歡,全民大互動。“城市形象、企業轉型、旅游扶貧”三大競演主題將成為各城市展示旅游資源、形象、服務的大PK。
在高起點大手筆包裝、策劃旅游項目,大力塑造品牌形象的同時,積極開展招商引資,著力推進旅融對接,加大項目投資力度,提升項目建設規模,推動旅游產業集聚發展、提檔升級。堅持用國際化理念引領旅游業發展,用國際一流的標準和要求打造旅游產品、培育旅游市場、推進旅游服務、培育旅游企業、塑造旅游綜合環境。
3月16日,“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山西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座談會”在京舉行,為山西文化旅游轉型升級匯智聚力。
旅游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成為投資者和企業所關心的重點。據了解,今年山西省選擇了149家重點景區景點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以此來破除體制障礙,釋放市場活力,為大項目建設、大企業運作鋪平道路打下基礎。“山西將秉承全方位開放發展戰略,敞開大門,拿出最具魅力的資源與全天下的投資人和戰略伙伴合作,共同發展。”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說。
盛佃清介紹,為保證投資者取得豐厚回報,山西繼續推進景區景點機制體制創新;建立旅游項目服務綠色通道服務機制,積極做好土地、環評等項目所需要的落地工作,繼續加強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速文旅融合發展的試驗創新,選擇大同古城等一批文化文物密集區開展文旅融合試驗示范,著力破解文物保護與利用,文化表現與旅游開發等方面存在的行業分割、管理分屬、利益沖突等難題,形成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臨汾市市長劉予強表示,該市在旅游招商上將“拿出真金白銀”,凡在該市投資旅游項目的企業除享受國家、省及該市出臺的有關政策,景區外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將由景區所在地的縣區人民政府配套,向上級爭取的退耕還林還草、植被保護、文物保護、地質災害治理等資金將全部用于景區開發,對于優質項目,市政府將配套旅游發展基金。
據介紹,今年山西省還將在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召開專題旅游項目招商引資會,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吸引知名旅游品牌企業進行合作。此外,還將鼓勵各商業銀行對參加改革創新的旅游景區景點進行融資傾斜,并按照“一景一策”的辦法,通過管理經營機構+多業經營模式、管理機構 +公司經營模式、整體轉讓管理經營權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特許經營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等6種路徑推進改革,進一步激發山西旅游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 (樊建英)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