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志剛)民盟中央表示,旅游扶貧通過開發旅游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是實現精準扶貧的有力手段,具有成本低、效果快的特點,是一種典型且高效率的“造血式”扶貧。但缺少科學、長遠、協同的開發規劃,建議全面統籌,加強旅游扶貧規劃。
民盟中央建議,把旅游扶貧作為一項區域經濟發展的系統性工程來全面統籌,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有效引導和控制旅游發展,規避風險,充分保障貧困地區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利用水利、農業、林業、交通及新農村建設項目等優勢資源,推行旅游+產業融合戰略;加大對旅游扶貧的財政金融支持。建立生態補償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健全財稅支持政策。完善旅游扶貧金融支持政策,鼓勵借助資本市場拓寬旅游扶貧項目資金來源,探索發行專項債券。積極探索支持民間資本參與的旅游扶貧新模式;做好旅游扶貧政策部門協調工作。協調部門之間的政策與資源,梳理分散在不同部門的資金及管理權,統一集約使用,形成合力。解決部門政策打架問題,賦予旅游部門在旅游扶貧中的統籌地位;加強“旅游+教育”的智力扶貧模式。加快高素質專業旅游人才的培養,以當地人才素質提升為主,引進人才為輔,建立寬松的人才流動制度。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