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消費的各個環節嵌入金融支持,形成綜合性的旅游消費金融產業鏈將是未來幾年的主要趨勢。近日,在京發布的 《旅游綠皮書:2016—2017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對旅游消費金融的發展趨勢作出以上預判。
該發布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
綠皮書指出,目前旅游消費已經成為國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金融創新的旅游消費正在試圖滿足旅游者日益增長和多元化的休閑消費需求。旅游消費金融主要是指與旅游業相關的金融服務,是在旅游前、中、后各個場景中所涉及的資金融通方式及資金如何在旅游領域流通,是從資金供給者到資金需求者的資金流通渠道。主要包括資金籌集、信貸運用、金融租賃,以及相關保險、投資活動,它是旅游業與金融業相互融合的必然結果。
對于旅游業而言,引入金融創新不僅可以改善旅游消費者的體驗,還可以擴大用戶群體的規模和黏性,從旅游全產業鏈看,金融可以在所有環節中尋找到結合點,例如出行前的理財需求、信貸需求、簽證和匯兌,出行中的保障需求,出行后的消費退稅等。一些大型金融機構正在為旅游者提供分期支付、消費信貸、出行保險等方面的服務。同時,越來越多的旅游企業或涉旅企業也主動對接金融服務,借助互聯網金融這一手段,打造旅游金融服務平臺,提供支付結算服務、旅游信貸、旅游保險、旅游外匯管理等多方面便捷化服務。旅游消費金融正在向一體化和精細化發展,客觀來看,未來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展望未來幾年旅游消費金融的發展趨勢,綠皮書表示,除了旅游支付、旅游消費信貸等核心金融服務外,保險、理財、外匯服務、購物退稅等也是重要的旅游消費金融服務。一站式、全方位的旅游消費金融服務才可能創造最大的價值和效應,因此,在旅游消費的各個環節嵌入金融支持,形成綜合性的旅游消費金融產業鏈將是未來幾年的主要趨勢。
綠皮書認為,如今全球旅游邁入“散客化”時代,在互聯網浪潮和產業融合創新的趨勢下,旅游消費金融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