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歷史,是北京最著名的皇城胡同文化體驗地;被一向挑剔的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亞洲25處不得不去的好玩兒地方之一;僅有8米寬、780余米長,日均客流卻超3萬人次,這就是位于東城區交道口地區的南鑼鼓巷。繼4月主動撤銷國家AAA級景區資質,并暫停接待旅游團隊后,在日前召開的東城區“兩會”上,東城區發布了《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管控導則(試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衛戰由此打響:向高端業態轉型升級。商戶數量減少了,一些明星小吃店清出了,南鑼鼓巷還會像以前一樣火爆嗎?
“倒字對翅”變身
北京商報記者來到南鑼鼓巷,看到南口與北口已被鐵皮圍住,昔日熙熙攘攘的南鑼鼓巷變成了建筑工地,主街上隨處可見堆在一起的建筑廢料、水泥鋼筋,許多店鋪都在進行整改,街上不時傳出敲打施工的聲音,僅有一小部分店鋪仍在營業。
對許多游客來說,沒來過南鑼鼓巷就好像沒來過北京。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的當日看到,由于南鑼鼓巷進入調整升級期,管理人員禁止游客進入,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在街口徘徊一陣后便敗興而歸,但也有一些游客在看到道路封死后,為了能夠參觀南鑼鼓巷,便從封閉處的缺口鉆了進去。
一對來自浙江的母女游客,她們看到南鑼鼓巷兩處入口封死后很遺憾地表示:“來北京就想到南鑼鼓巷看一看,沒想到遇上改造。”
老孟經營的店鋪——倒字對翅,目前也正在停業改造。
老孟是南鑼鼓巷的“老人”了,從2011年就來到了南鑼鼓巷,由于家里之前做的就是鹵味生意,在南鑼鼓巷他又將配方升級,做成了備受歡迎的烤雞翅,到現在做了六年,已經成為南鑼鼓巷“明星小吃”,許多旅游攻略上都將老孟的烤雞翅選做南鑼鼓巷必吃的小吃。
的確,老孟的烤雞翅店做了多年,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這幾年中還多次有媒體采訪,在一個評選上,他的烤雞翅店登上了南鑼鼓巷小吃三甲的位置。
根據南鑼鼓巷調整升級、清理低端業態的相關規定,像老孟經營的烤雞翅店這樣有明火、有油煙的業態都要清退。
老孟說:“作為一個老北京人,我希望將最有北京味的胡同文化展示給各地游客,因此政府提出轉型升級后,我自己主動將烤雞翅店搬遷出去。”像老孟這樣的店不在少數,不少店鋪雖然有些許不舍與留戀,但在轉型升級的趨勢下,也只能將自己的店鋪撤出南鑼鼓巷。
今年夏天,老孟剛花了20多萬元對烤雞翅店鋪進行了重新裝修,沒想到裝修完僅3個月就要將店鋪拆除。“確實有點舍不得,看似雖然有一些經濟損失,但從對南鑼鼓巷的感情層面上,我希望這里好!
談到將來的打算,這次整頓,自己將剛裝修的店鋪拆掉重新按照政府的要求裝修,將烤雞翅店從南鑼鼓巷搬遷出去,原店鋪以后會經營奶茶、水果撈等休閑類的業務。老孟并不擔心自己的烤雞翅店搬遷出去后,消費者的認可度會降低,“現在我這邊的顧客全是回頭客,大家都比較認可我的味道,通過一些媒體的報道,也有了一些知名度,可能新店鋪剛開始客流量會少一些,不過我相信很快會達到在南鑼鼓巷的水平,我對自己的產品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變了味的街區
南鑼鼓巷是一條胡同,位于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寬8米,全長780余米,與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后來,這里發展成為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區,成為許多時尚雜志報道的熱點,不少電視劇在這里取景拍攝,許多國內外旅行者把其列為在北京的必游景點。一向挑剔的美國《時代》周刊,精心挑選出了亞洲25處不得不去的好玩兒地方,中國有6處被選中,南鑼鼓巷榜上有名。
正因為南鑼鼓巷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像燒烤、小吃這樣的低端業態泛濫,造成了南鑼鼓巷的文化氣息越來越弱,北京皇城胡同文化的概念越來越模糊。
“近兩年,游客對于南鑼鼓巷的游覽熱情越發擴大。這是由于南鑼鼓巷與一般的景點存在著不同,南鑼鼓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可以使消費者能夠感受到北京胡同的特色”。在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看來,現在的南鑼鼓巷變成了旅游團的接待地,很多游客來到這里并不是感受胡同文化的,“一般旅游團來到這兒,就是照張相,買點便宜貨、便宜小吃就走了,這在并不符合南鑼鼓巷的定位”。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更加嚴重的是,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商家為了增強自己的快速收入,導致了盡可能的擴大經營面積,隨意開墻打洞,不合規裝修隨處可見。這就導致了整個南鑼鼓巷業態低下的現象——大品牌商戶不愿來;街區環境的變壞,也進一步吸引了低端業態。于是,南鑼鼓巷就這樣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整個區域品質也在下降。
賴陽認為,南鑼鼓巷在發展過程當中,近兩年與當初的定位出現了偏差。他說,在之前的定位中,南鑼鼓巷是一個皇城胡同文化體驗的載體,消費者到南鑼鼓巷也是希望體驗皇城胡同文化。但在實際發展當中,隨著游客越來越多,加之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尋找到有效的辦法,商家為了迎合游客,導致經營的層次越來越低,環境也變得相對較差。
當然,并不是說在南鑼鼓巷經營的商戶都是低端業態。位于南鑼鼓巷中段的YOGER PANDA經營的是酸奶,它則完全符合規定,目前還在營業,也會一直開下去。
“之前我們有一個多月沒有開店,街區在整改,來南鑼鼓巷游玩的人也就相應減少了。與以前相比,現在每天的營業額僅僅只是以前的1/3”。該店店主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雖然南鑼鼓巷整改對于店鋪的現階段經營有很大影響,但是大家都還是比較支持的!碍h境好了,品質提升了,未來的生意應該沒問題!
業態升級之后……
為了改變這一狀態,東城區日前在該區“兩會”上發布了《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管控導則(試行)》手冊,30多頁的內容里包含了區位圖、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建筑保護與更新方式評估圖、文物及建控地帶分布圖、古樹名木分布圖、街巷胡同分布圖、管控要素示意圖等。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管控要素”,一共涉及19條。對街巷尺度、建筑格局、形式、體量、高度、材質、做法、墻面、屋頂、臺基、門窗、門樓形式、裝飾構件、院內綠化等20多項內容都做出明確規定,并采取附圖方式,對比正確做法和錯誤做法,居民一目了然。
根據東城區的計劃,南鑼鼓巷主街235家商戶中,目前關閉無證無照商鋪28家;同時清理“一照多店”,將由目前的92家合并為39家;還將轉型10家低端小吃類業態。年底前,南鑼鼓巷商家將從年初的235家減少至154家。
“目前南鑼存在人口眾多、交通擁堵、業態低端等問題。我們從先業態、后風貌,先主街、后胡同,先減量、后提升的總體思路入手,首先對主街上一些吸引大量游客的低端業態商戶進行調整。”東城區交道口街道工委書記呂德成講道,“雞年春節前,老街即可‘換裝’完畢,在回歸胡同原本風貌的同時,將更有韻味!
低端業態退出后,如何用管理來激發南鑼鼓巷的活力呢?
賴陽建議,政府職能部門可以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方式:統一的規劃、統一的運營管理。“這些商鋪的產權還是比較復雜的,在管理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對業主采用股權回報的方式:讓街區由一個主體整體出租、運營,業主則占有相應比例的股權,業主的收益由原來的每平方米租金,變為整體經營的股權回報!辟囮栒f,這樣就可以避免誰出的租金高,業主就租給誰,而并不考慮業態的問題。而且,統一經營,這樣方式得當,業主的利益是增值的。
賴陽心中南鑼鼓巷未來的圖景是這樣的:“南鑼鼓巷應該成為一個胡同文化的體驗地、藝術家的聚集地、藝術特色的博物館,成為北京皇城文化的特色名片!
商戶們也很看好南鑼鼓巷的未來。YOGER PANDA店主相信調整之后的南鑼鼓巷會變得比以前更好。
來到南鑼鼓巷六年,老孟是一步步看著南鑼鼓巷火爆起來的。剛到南鑼鼓巷的時候,還沒有特別多的游客,而且當時到南鑼鼓巷游玩的大多是北京當地人。隨著南鑼鼓巷這張北京名片知名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游客到北京游玩的必玩景點都會選擇南鑼鼓巷,當時老孟的店鋪還只是一間9平方米的小店,隨著生意越做越紅火,他的店鋪也早已換成了現在這間100多平方米的大店。
“隨著業態升級,這里的品質肯定將邁上一個大臺階,也更符合北京的定位,相信未來應該錯不了!毖巯,老孟正在為新店鋪選址,三里屯、國貿是他的首選,對于“老店”,老孟依然看好。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王子揚/文 王子揚/攝 張彬/制表
數說南鑼鼓巷調整升級
年底前,南鑼鼓巷商家將減少至154家
主街235家商戶
關閉無證無照商鋪28家
清理“一照多店”,將由目前的92家合并為39家
轉型10家低端小吃類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