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長達1823公里的環島海岸線被稱為海南的“最美資產”。但極高的經濟價值也讓環島海岸線被不少人“盯”上,砍伐防風林、違規建別墅、挖塘養魚養蝦等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去年7月,海南省政府成立6個檢查組對全省12個沿海市縣、1823公里海岸線開展海岸帶保護與開發專項檢查和全面整改,歷時近5個月。專項檢查包括查清全省沿海區域海岸線向陸地延伸200米范圍內保護開發、海岸帶防護設施建設、污水排放入海等情況,檢查共發現805宗違法違規建設問題。
2016年9月中旬,海南省政府再次組織6個海岸帶保護與開發專項檢查組,對12個沿海市縣開展省海岸帶保護與開發“回頭看”,鞏固海岸帶保護與開發專項檢查整改成果。記者日前從海南省政府了解到,“回頭看”重點督查了海岸帶保護與開發專項檢查后整改不到位以及檢查后新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針對檢查組發現的東方市大片海防林存在斷帶、殘帶、窄帶,一些海防林存在林中空地的情況,東方市林業部門在檢查后立即重新種植了90余畝海防林。東方市林業局工程師張裕山介紹說,海防林補種全部采取挖深穴、換紅壤、放底肥、表面覆蓋枯草作保護的高標準進行,成活率大大提高。
萬寧市大洲島是國家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這里駐守著一批漁民,漁民在島上的生產生活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檢查組發現問題之后,萬寧市立即啟動駐島漁民搬遷。目前,島上100多戶人家已經全部遷離安置,大洲島已被“封島”管護。
在三亞市三亞灣,污水池、污水管網等設施正在逐步完善。自去年底以來,三亞大力開展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即“雙修”工作,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海岸帶的生態修復。
海南省政府檢查督導的“利劍”起到積極作用,但記者發現,盡管經過多次檢查和整治,一些海岸帶區域仍存在違規占用、濫挖濫采、違規建設房地產項目、破壞海防林、污水垃圾直排入海等現象。
海景房的商業價值讓一些開發商打起了小算盤,違規將樓房建在海岸線上。海南臨高縣臨高角是當年解放海南島的登陸點,歷史文化價值獨特,然而,長島藍灣項目離沙灘最近的建筑物不足百米。昌江縣棋子灣附近的多個房地產項目則是直接建在了海防林帶上,海防林被撕開多個口子。文昌市月亮灣的房地產項目則直接將沿海區域大片的海防林砍掉。
瓊海市長坡鎮至文昌市會文鎮一帶的數十公里長的海岸帶上存在成百上千個大大小小的養殖塘。養殖塘為海水養殖,需每日更新水體,廢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排大海。會文鎮數公里長的馮家灣沙灘嚴重泥化發黑。
海岸帶是海南生態環境不可多得的資源,也是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家底”。針對發現的問題,海南省政府正在著手制定、通過最新“最嚴”的海岸帶保護細則。
《海南省經濟特區海岸帶保護與開發管理實施細則(送審稿)》規定:“沿海區域自平均大潮最高潮線向陸地延伸最少200米范圍內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以及沿海區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線起向海洋延伸海岸帶范圍內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依法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區。”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劉鋒認為,保護海岸線資源,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止住房地產開發和漁業養殖進一步破壞海岸帶的勢頭。海南應對全省房地產市場做通盤考慮,加快房地產業升級轉型,“房地產開發不要老盯著海岸線,一味追求海景房”。同時,針對部分地區養殖業污染嚴重的情況,劉鋒建議逐步引導這些地區改變漁業生產品種和生產方式,往深海養殖發展。
海南省也正逐步運用法律手段來遏制破壞海岸線資源的勢頭。記者從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海南正在開展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其中針對涉及環境資源案件實行訴前禁止令,符合法定情形的,先行禁止實施污染和破壞環境資源的行為。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