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西省盂縣大汖村,78歲的劉巧秀在院子里整理花椒(8月11日攝)。劉巧秀說,隨著近年來游客增加,她的土特產生意做得不錯。近年來,我國傳統村落面臨著空心化等威脅,一些村落正不斷消失。住建部數據顯示,全國自然村數量從1984年的420萬個減少至2012年的267萬個,年均減少約5.5萬個。記者近期在山西多處傳統村落走訪發現,因人走村空、年久失修、拆舊建新等原因,許多村落正在遭受破壞。一些基層干部群眾表示,傳統村落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保護農村文化還需村落、社會、市場等多方攜手。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強調,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礎上,保持鄉村風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不少村落也通過挖掘文化資源、開發旅游產業等進行村落保護利用的探索,村落原生態的生活氣息、風土人情、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和諧適應,讓村落重現活力煥發生機。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責任編輯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