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酒店半年報已陸續公布,國內錦江股份與首旅酒店毫無疑問成為關注焦點。在并表后,二者的營收都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但凈利潤卻各有得失。同時,嶺南控股、洲際、維也納、港中旅等也相繼通過投資并購布局。不過,酒店并購潮并未就此結束,上半年內仍有多名玩家加入。
| 財報并表致營收大增 |
今年4月初,首旅酒店宣布對如家歷時4個月余的私有化購買交易已正式完成交割,如家成為首旅酒店全資子公司。至此,首旅成為國內第二大酒店集團。8月30日,首旅酒店發布公告,宣布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3.2億元,同比增長265.55%;凈利潤1394.4萬元,同比下降66.73%。其中,公司酒店運營和管理業務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1.2億元,占比91.02%。
根據如家3月公布的數據,2015財年如家總營收為66.7億元,較前一年下滑0.2%;凈利潤1.67億元,較前一年大幅下滑67.45%。在這次半年報中,如家酒店集團4-6月營業收入也隨之曝光,共計16.87億元。而在2015年Q2中,如家總營收為16.67億元,凈利潤為7210萬元。對比可知,如家凈利潤出現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低。
首旅酒店稱,業績發生較大波動的原因在于將如家酒店集團納入了合并報表,由于交割時涉及相關重組費用及匯兌損失、出售股票收益減少等非經營因素影響。
另一方面,錦江股份也于今年2月宣布收購鉑濤一事已完成交割,錦江成為國內最大的酒店集團。2016年上半年,錦江實現營業收入43.68億元,同比增長75.48%;凈利潤2.99億元,同比增長2.62%。2016年3-6月,鉑濤集團實現合并營業收入12億元,凈利潤4406萬元。此外,盧浮集團并表后也為錦江營收的增長提供了助力。
但錦江方面也表示,受新增鉑濤集團2016年3-6月利潤和盧浮集團凈利下滑影響,歸屬于有限服務型酒店業務分部的凈利潤出現了下滑。然而在內地境內業務中,因新增鉑濤集團凈利潤,錦江的凈利潤增長了14.42%。
備受關注的兩大酒店集團財報已先后亮相,得益于不受私有化交易相關開支影響,錦江凈利潤表現雖優于首旅,但通過收購二者營收均迎來了跨越式增長。
| 中資收購步伐不停 |
除去兩大已并表的收購案例,國內酒店整合并購的步伐仍在繼續。8月底,嶺南控股宣布分別以15.25億元和8.41億元收購花園酒店和中國大酒店100%股權。據了解,本次重組完成后,嶺南控股將擁有花園酒店、中國大酒店、東方賓館等高端實體酒店和系列酒店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嶺南控股在公告中指出,花園酒店和中國大酒店的入駐,有利于嶺南控股未來承接新的酒店管理項目。這意味著,嶺南控股未來還將繼續收購酒店項目。此外,與兩大酒店同時收購的還有廣之旅旅行社。同時收購酒店和旅行社,嶺南控股欲借協同效應在旅游業綜合布局。
此外,今年4月,繼盧浮、鉑濤后,錦江股份再度出手,擬以17.5億元收購維也納酒店有限公司80%的股權。據了解,維也納成立于2004年,是中端商務酒店品牌,2015年凈利潤共計1.4億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維也納共擁有565家酒店。
除境內酒店,國內資本同時也瞄準了海外市場。8月,香港佳辰資本被曝以近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英國倫敦一家希爾頓逸林酒店。資料顯示,該酒店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共計378間客房,年回報率6%。據了解,這也是佳辰資本首次進入英國市場。
另外,此前還有傳言稱安邦保險集團初步考慮收購洲際酒店,但隨后便被安邦保險集團否認。
| 收購仍為2016年趨勢 |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酒店業的收購與整合依然將成為趨勢。有分析指出,目前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酒店業也受到沖擊,整合并購也隨之開始。
有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酒店并購交易總值已經達到460億美元。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指出,2015年全球住宿業進入周期性波動的節點,資本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動機,使并購活動方興未艾,以后的并購案還有可能出現。趙煥焱預測,海外收購致使中國酒店海外資產占增量的18%。
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中高端酒店市場走俏,未來可能將出現更多中端酒店品牌的收購,而在高檔酒店領域,單個酒店的收購和整個酒店集團的收購都將繼續出現。
目前如家、7天先后投靠國內資本,第一梯隊僅剩華住。華住已經與雅高達成合作,雙方交叉持股,華住成為雅高在大中華區的獨家總代理。除去雅高,希爾頓此前也曾與鉑濤達成合作,將希爾頓歡朋品牌引入國內。今年2月,萬豪也與國內酒店管理集團東呈酒店集團簽署獨家發展協議,引進“萬楓”酒店品牌。有分析稱,中外合作酒店品牌已然成為趨勢。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鄭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