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近年來,部分省市為加快旅游商品品牌建設,相繼推出了如“北京禮物”、“山東100”、“新疆禮物”、“云南好禮”等地方旅游商品品牌。對擴大當地旅游商品影響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各地對旅游商品的界定有所不同,有的界定為大旅游商品;有的則界定為旅游紀念品、旅游工藝品;有的則界定為禮品。其品牌的運作模式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北京禮物”模式。主要是由“北京禮物”品牌的購物店和“北京禮物”品牌的旅游商品組成。所有“北京禮物”品牌的店鋪要求統一的形象標識,統一的進貨渠道等,由“北京禮物”品牌運營商進行配送和管理。“北京禮物”品牌的旅游商品也由專門的評審機構進行審定后在“北京禮物”品牌店銷售。
二是“山東100”模式。將“山東100”品牌授予經過評審的符合“山東100”要求的旅游商品,但并不開設“山東100”購物店,其商品是通過各企業的銷售渠道在游客所到地區進行銷售。
三是把“某某禮物”作為經過認定商店的品牌,商店內的商品則是由商店的經營者選擇。
經過幾年實踐,一些省市的地方旅游商品品牌建設帶動了當地旅游商品銷售額的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為:
一是符合旅游商品規律,符合游客購買習慣。
一般游客在旅游時不喜歡在旅游目的地去多個同樣的商店,更不喜歡選擇同樣的商品。喜歡走進差異化的商店,購買差異化的商品。如:某地的品牌旅游商品店的外觀一樣,各品牌旅游商品店的商品、銷售價格也相同,甚至各店服務人員的穿著都完全一致。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游客僅會去其中一個店。
游客在旅游購物時更關注旅游商品的質量、價格、信譽。有些地區的品牌旅游商店銷售的商品雖然質量可靠,但價格卻明顯高于當地同類商品價格,導致游客只進店不購買的現象,由此造成部分地方品牌旅游商品的廠家和品牌旅游商品商店的商家難以獲得必要的收益,有些甚至關門、停產。
二是地方品牌旅游商品建設與當地知名品牌產品的發展相互融合。
各地本身就擁有一些知名品牌的產品,一些品牌旅游商品建設比較成功的地方,將當地受游客喜歡的知名品牌的產品納入品牌旅游商品建設中,通過品牌旅游商品建設喚起相關廠家對旅游商品的重視并推廣,進而通過游客購買將這些知名品牌產品的影響擴散出去,形成較大的長尾效應,從而對當地經濟的發展產生推動作用,實現了地方品牌旅游商品建設與當地知名品牌產品互相推動,共同發展。
三是地方旅游商品品牌下的旅游商品范圍廣。
在成功的地方旅游商品品牌建設中,旅游商品范圍遠遠突破了工藝美術品、手工藝品、紀念品的局限。大量工業化的包括服裝、鞋、帽、包、日用陶瓷、日用五金、家用紡織品、電子類產品、特色食品、名酒、名茶、日化、個人裝備品等均在其中,已經與國外旅游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大旅游商品概念相吻合。
四是地方旅游商品品牌中的旅游商品創新度較高。
一方面,成功的地方旅游商品品牌建設中旅游商品的創新緊扣旅游這一主線。另一方面,創新開發的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游客喜歡的、能夠提高游客生活品質的日常用品上。也就是按照游客的需求去創新,而不是按照設計者、經營者的好惡去創新。
將這些成功經驗再提煉后發現,地方旅游商品品牌下的旅游商品應該是當地好東西的概念。當地好東西可以是當地制造的、也可以是體現當地文化的,或是當地品牌的好東西。好東西不僅僅是旅游紀念品、禮品,也不是遠高于同類商品價格的無品牌商品,更不是那些強迫游客購買的,或者是自以為是、背離市場、高價銷售的旅游商品。好東西的前提,一定是游客喜歡的、信譽好、知名度高、銷量大、物美價廉的大旅游商品。
(作者系中國特色旅游商品評選活動組委會專家組組長、中國旅游商品產學研聯盟秘書長)
(責任編輯 :歐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