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館用餐究竟要給多少小費,讓不少食客糾結。然而該不該向食客提醒付小費,也讓服務生糾結。(美國《世界日報》/王善言 攝)
中新網8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在美國吃飯后究竟要給多少小費,常讓有些食客感到糾結。但某些情況下,餐館服務生對初來乍到的國外觀光客,是否有必要提醒他們入境隨俗,以便在用餐后提供服務生小費,也感到糾結。
近日前往拉斯維加斯旅游的華裔王姓居民說,他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一家高檔賭場里中餐館用餐時,看到服務生對旁邊看來像是國外前來的華人游客三度表示,先生在這里吃飯要付小費,最后竟然連餐館經理也出動提醒,讓他看了傻眼。
這名華裔后來在隔壁桌客人離開后詢問餐館服務生怎么那樣說話,服務生為難地說,因常有一些國外來的游客用餐后,一毛小費都不付,所以認為有必要提醒他們入境問俗。
曾在蒙特利公園一家極具特色的中餐館用餐的張先生說,曾看見餐館服務生在四、五桌看來像是中國中學游學團吃完飯離開后,一邊收拾碗筷一邊碎碎念“這么小氣,連一毛小費都不付。”
據介紹,美國導游在帶領前往當地旅游的國外團時,都會告訴他們在美國上餐館用餐,若有人服務須付小費。強調小費不是施舍,而是對提供他們勞動的人士的尊重。
通常只有在導游已將小費包括在團餐費用,才會告訴團員用餐后不必付小費。他對張先生看到團體用餐后卻不付小費的情形,認為只有可能是對方領隊是“全兼地”(即中國國內全陪領隊兼任美國當地地陪),才會無視美國傳統習俗。
長堤州大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禮儀講師王皓蘭說,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禮俗,既然來到美國就有必要入境隨俗。如在美國上餐館用餐后,提供服務生小費是行之多年禮俗。但很多時候外國游客因不熟悉相關禮俗,沒有留下小費。但她對餐館服務生主動開口要小費,認為也蠻夸張,認為這種情況出現,可能雙方都有責任。
隨海外赴美旅游的中國游客增多,與雙方因文化及習俗不同,可能出現誤會的可能性增加,她服務的交流中心,今夏要求她替海外華人交換團體上課,協助他們了解美國禮俗。前后上過六堂課,每堂課對象從大學生、大學教師都有,平均每堂課學生四、五十人。
她根據研究及與同業交流結果指出,上餐館吃飯一般要給服務生稅前餐費15%做小費。若服務生表現特別殷勤,如食客認為菜色過咸并說出來,服務生立刻幫食客拿到廚房重做,就有必要提供稅前餐費20%做小費。自助餐式餐館由于服務生仍替消費者收走吃完的餐盤,但因消費者自己去拿取食物,因此小費是稅前餐費10%。餐館若服務十人以上團體,則可主動將小費加進賬單,建議消費者要留意賬單,以免給付兩次小費。
“但若服務生服務質量很差,可以不必給小費”,王皓蘭說,美國服務業傳統底薪不高,提供小費給服務生,是對他們的服務表示謝意。但若服務生態度不佳,消費者有權以不給小費表示抗議。
(責任編輯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