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中國考古01號”船抵達文昌清瀾港,意味著從4月12日至今長達43天的西沙群島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順利結束。
相較于以前,在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員發現了甘泉島上的宋、明清、近代各時期遺存共17處,并采集標本55件。
“甘泉島”一名取自于“泉水甘甜可飲用”,這是1909年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巡海時發出的贊嘆。此島中部低地有兩口淡水井,李準稱:“已得淡水,食之甚甘,掘地不過丈余耳,余嘗之,果甚甘美,即以名甘泉島,勒石堅桅,掛旗為紀念焉”。
1974年,解放軍戰士在甘泉島西北部挖出7件唐宋瓷片。考古隊員們在此基礎上原地開探,發掘出土37件瓷片,其中有宋代青釉四系罐的口沿、青白瓷粉盒、劃花平底碗,同時發現了一片鐵鍋的口沿。1994年,甘泉島唐宋居住遺址被海南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考古人員在遺址旁立“西沙甘泉島唐宋遺址”石碑,這是中國在南海樹立的第一塊文物保護碑。 2006年,甘泉島遺址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甘泉島上文物的精美程度也許無法與那些恢弘的歷史建筑相比,但甘泉島兄弟廟、水井的歷史價值非常大!睆氖露嗄昕脊殴ぷ鞯膰椅奈锞炙挛幕z產保護中心主任柴曉明認為,文物價值大小不能從精美判斷,而在于它的歷史文化意義。甘泉島上有文物意味著,我們的先人曾在此經營這片海域。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