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海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在上海臨港滴水湖畔舉行奠基儀式,引得一時關注。據了解,該項目歷時八年,僅距離明年將開業的上海迪斯尼樂園25分鐘車程。
其實,不光是海昌控股,近年來,國內新開的主題公園數量還不在少數。2013年,“憤怒的小鳥”就在浙江海寧開業。重慶歡樂谷也在去年動工,預計2017年開業。
然而,近年來也有不少因為經營不善而關閉的主題樂園,北京游樂園就是其中之一,在同質化競爭的大潮中逐漸“透支”。
全國休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秘書長魏小安曾經說過,目前國內主題公園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京三大區域,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主題公園大概有300家,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經營業績的主題公園只占比10%。
回顧這兩年,迪斯尼和環球影城紛紛落戶中國,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京。且不說未來盈利狀況,單品牌效應就引來眾多關注,不少商家紛紛尋求商機。
“品牌是核心競爭力”,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實行品牌化的發展可以幫助主題公園擺脫目前同質化競爭的困境,而實行品牌化經營的關鍵就是實施品牌文化策略。主題公園品牌文化可以通過豐富的文化內涵,將鮮明的品牌核心價值有效地傳遞給消費者。
因此,主題公園這類與文化產業結合度極高的娛樂場所,打造品牌必然成為其發展的必經之路。可以說,未來主題公園的競爭是品牌的競爭,但就當下而言,主題公園的發展需要依托品牌。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