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會遭遇這樣一種困境:一張大餅擺在面前,卻不知道如何吃到嘴里。做游記和出行攻略的UGC、PGC和DGC們就遇到了這樣的情形。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用戶規模達2.4億,同比增長128%。同時今年1月前后,面包旅行和在路上分別獲得數千萬美金投資。資本和行業都看到了這個在線旅游細分市場的前景。夢想已經有了,不確定的是實現的方式。
UGC改變了什么
為了各位看官們能愉悅地洞若觀火,我們先來科普一下上述三個東東。對用戶來說,其實沒有太大不同,都是別人去玩的時候寫的游記和攻略。從來源上說,UGC是來自大眾,PGC來自專業人士,DGC則弱化了人工,主要依靠機器抓取。
在這些東東粗現以前,我們準備出游的時候一般看些什么呢?酒店長什么樣,房間配置如何,價格貴不貴等等。現在除了這些冷冰冰的東西外,多了熱乎乎的人文元素。
在路上副總裁李峰說,電影《泰囧》就是很好的PGC啊。從曼谷,到清邁、大城,徐崢和王寶強把泰國的三個城市演繹的活色生香。事實上,網上確實有不少類似“泰囧之旅”的游記。
李峰進一步以麗江為例來解釋。這個文藝的地方分布著眾多客棧。從傳統旅游的角度來看,無非是提供休憩之所的一個個房間和一張張床而已。但在PGC的眼里,每家客棧都不一樣,因為每個老板有不一樣的經歷和故事,用不同的表情跟游客分享人生。再或者,老板養的寵物也不一樣,此家的狗憨態可掬,彼家的喵則美艷傲嬌。
李峰認為,所謂的旅游2.0時代,核心要素就在于所附加的人文內涵,以及由此聚集的不同客群。而這些游客們的故事,也會不斷地融入他們去過的地方,變成新的故事,說與后來人聽。
為什么變現困難
從全球最大的旅游社區TripAdvisor上市后的數據來看,盡管基于交易的營收占比在逐年升高,但2014年H1該數據也僅為15.4%,多數營收仍來自于廣告。
為什么那么多的內容和用戶,卻找不到更好的變現途徑?
1.要考慮用戶體驗。勁旅咨詢總裁魏長仁認為,在目前的情形下,UGC的商業化和出發點本身是相悖的。用戶希望UGC扮演的角色,是一個純凈的游記平臺,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勸說他們消費的促銷員。所以多數UGC商業化的方式是,單獨開辟位置來做產品售賣,并未實現內容到產品的打通。
2.缺乏合適的模型。在出身攜程供應鏈團隊的李峰看來,這正是行業的變現壁壘。即將海量長尾內容結構化和標準化,實現從內容到供應鏈的打通。
3.和傳統旅游難以匹配。李峰用一個比喻來形容二者之間的關系,供應鏈要做的是大工廠,流水線大批量生產產品,UGC則更像是一個個手工店,玩的是個性和差異化。
他講了個段子,2007年攜程做英文網站入口,找了些外國友人來設計攻略和路線,比如去內蒙騎馬,或者去弄堂里吃小吃。但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說,這些東西都很難實現標準化和規模化采購,而傳統旅游的出發點恰恰是通過大批量的采購實現成本分攤。換言之,二者不匹配。
在魏長仁看來,這個問題的最終解決要依靠技術進步,為UGC提供更多的產品展示方式,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把內容和產品有效結合。
差異化的路徑探索
下一站市場總監盧鋼說,TripAdvisor都暫未找到非常合適的方式。借鑒不成只能是自行摸索了。盡管都存在變現的需求,各家公司的落地路徑卻頗為不同。
1.打造自營品牌類。以面包旅行為代表,通過收購線下旅行社,來把控資源,直接化身品牌。
2.以移動電商做生態。以在路上為代表,推出“淘在路上”,通過與供應商合作,以導流和傭金為主要收入。
李峰說,選什么產品是需要斟酌的。比如冬天推出“附近城市溫暖過冬”,或最近的“情人節為愛私奔”,都符合用戶的出行邏輯。而如果泰國潑水節前,卻死活不肯推薦清邁的產品,不是人神共憤么?
他說最理想的狀態是,為用戶畫像作為推送依據。不僅是確定用戶的偏好,還需要收錄他可能已游覽的目的地。如果用戶去過馬代,那么推薦帕勞是合適的;要是單單認定用戶鐘情海島,便想當然的推送馬代的信息,便有點想不開了。
3.以工具切入,帶動產品。以下一站為代表,他們新上了一個工具,叫地鐵酒店。盧鋼說,因為便捷和實惠,很多用戶還是會選擇地鐵。但興趣點很多的時候,很難找到一個距離所有地方都方便的位置。地鐵酒店正是解決這個痛點的。
根據用戶輸入的景點、車站、購物區等全部位置,系統會基于底層算法,給出相應的酒店推薦,同時每個酒店都有對應的規劃,并且不是簡單的行車方案,而是整套的行程。
盧鋼說,目前出境游目的地主要是港澳臺,分散到其他各個目的地的并不多,并且大批用戶仍滯留線下,在線旅游的空間依舊可觀。因此對UGC和小伙伴們而言,誰能在試錯的途中率先突圍,誰的用戶量才會從一個數字,變成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