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偉根在上海投洽會介紹江門。
記者昨天獲悉,11月19日,由江門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財富‘可持續發展’峰會暨2014年廣東江門(上海)投資洽談會”(簡稱“上海投洽會”)在上海舉行。江門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鄧偉根參加了上海投洽會。此次上海投洽會,江門市共推出計劃總投資額接近500億元的64個重點項目,面向全社會招商。
據悉,本次峰會還匯集了眾多商界精英、學者與政府官員,共商合作商機,共謀可持續發展,助力長三角企業對接粵港澳合作新平臺。
64個重點項目面向全社會招商
記者了解到,本次峰會,江門市人民政府共推出64個重點項目和41項優惠政策,面向全社會招商。64個重點項目包括17個城市可經營項目、8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15個旅游文化項目、24個先進制造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接近500億元。
據了解,這64個重點項目,包括五邑汽車專業市場項目、江海商貿中心、江門市益丞國際廣場、西江新城商住配套項目、中國綠色光源博覽交易中心(二次招商)等商業、酒店、房地產、旅游類項目;江門高新區港口物流園區、鶴山國際物流港、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恩平園區商業服務休閑區等物流、交易中心、工業園服務區類項目;G325國道復線工程、江門大道南延西線、江門港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防波堤及進港航道工程等重大工程;廣東文博創意產業園等現代旅游、現代農業及文化創意項目等。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上海投洽會上,還設有旅游產業,海洋經濟產業,水暖衛浴、機械制造產業,裝備制造業和物流業,電聲產業和機械裝備制造業等5個專場推介會,讓參加峰會的嘉賓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江門的投資環境。
江門規劃復興“海上絲綢之路”
投資江門,機遇何在?江門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鄧偉根在上海投洽會上表示,作為粵港澳區位內的重要橋頭堡,廣東省將是未來粵港澳自貿區的主戰場,隨著廣東各領域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粵港澳三地的經濟內在聯系和開放程度都將隨之加深。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后,江門區位優勢將凸顯出來,而大廣海灣經濟區也將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發展中呈現巨大的發展潛力,有望成為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珠江西岸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
近期,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成為國家重點戰略,江門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江門也將努力打造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并成為聯系珠三角與粵西及東南亞的樞紐城市。
早在唐宋時期,江門就是廣州通往海上的重要港灣,是國外朝貢船只停靠之地,明清時期海上貿易也多在上下川島進行,南海一號沉船、花碗坪遺址、圣方濟各墓等文化遺存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江門如今希望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建設中復興這一歷史地位。
江門市將建設“一程多站”的旅游線路,建設游輪、游艇旅游基地,并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精品旅游路線。同時,將開展城市建設合作,重點規劃建設廣海灣和銀湖灣兩個新城,并打造古井南宋古鎮風情小鎮等九個特色小鎮。
重點項目簡介
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
去年12月31日,《廣東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2013~2030年)》獲得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也是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之后,又一個針對粵港澳合作的重大平臺。標志著江門在加快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經濟發展新平臺和新增長極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總體規劃》內容包括13個章節,規劃近期至2017年,中期至2020年,遠期至2030年。規劃顯示,大廣海灣經濟區范圍包括江門市新會區的經濟開發區、雙水鎮、三江鎮、古井鎮、沙堆鎮、崖門鎮、銀湖灣,臺山市的都斛鎮、斗山鎮、端芬鎮、赤溪鎮、廣海鎮、廣海灣工業園區、川島鎮、海宴鎮、海宴華僑農場、汶村鎮、深井鎮、北陡鎮和恩平市的橫陂鎮,一共20個鎮(包括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華僑農場),總規劃面積約3240平方公里。
核心區主要位于銀湖灣和廣海灣,面積約520平方公里;同時,依托銀湖灣圍墾區、廣海灣填海區等連片可開發利用土地,以及川島的大灣等原始沙灘,劃定三片起步區,總面積約27.5平方公里。
大廣海灣的開發建設將堅持“科學規劃、從容建設、集約發展”。經濟區的開發建設面積控制在規劃總面積的10%以內。
規劃立足大廣海灣的區位優勢,對大廣海灣經濟區建設提出了“五大定位”,即建成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珠三角實現大跨越發展的新增長極、珠三角輻射粵西及大西南的樞紐型節點、珠江西岸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傳承華僑文化的生態宜居灣區。
在產業發展方面,規劃提出重點推進粵港澳產業深度合作,積極承接珠三角核心區域及港澳產業轉移,以產業集群化、高端化、低碳化發展為目標,轉變傳統工業化發展路徑,重點打造以臨港先進制造業、海洋新興產業、現代生產服務業為主導,以現代生活服務業和生態農漁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