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第十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將在科爾沁草原明珠通遼市盛大開幕,本次比賽將重點突出中國歷史上蒙古族不同部落的服飾文化內涵、體現現代蒙古族服飾的創新風尚,將借助服裝節慶品牌助推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
第十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開幕式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郝紅波攝
本屆賽事規模超過歷屆 據內蒙古旅游局巡視員馬永勝介紹,本屆藝術節主要包括開幕式、蒙古族部落服飾地方標準產品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蒙古族服裝服飾陳列展銷等活動,設立傳統蒙古族服裝展示、現代蒙古族服裝展示、蒙古族行業工作服裝展示、蒙古族飾品展示以及蒙古族服裝服飾表演5個比賽項目,國內蒙古族服裝服飾加工企業、大專院校相關專業、蒙古族行業工作服飾制作使用單位均可組織代表隊參賽。
第十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開幕式現場,民族服裝代表隊步入會場。中國經濟網記者郝紅波攝
屆時,內蒙古不僅將組織12個盟市專業隊伍參賽,還將邀請蒙古國、俄羅斯的蒙古族服裝服飾代表隊和我國新疆、青海、吉林、內蒙古的69支參賽隊和表演隊,近1000人報名參賽或表演,報名參加展演的蒙古族服裝服飾近1600套(件)。本屆藝術節參賽隊伍、參與人數、參賽服飾數量創下新高。
馬永勝說,由于文化內涵豐富、可觀賞性強等多種因素,已成功舉辦九屆的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深受廣大游客喜愛,成為廣大游客了解內蒙古的重要窗口和內蒙古旅游節慶活動知名品牌。
借助經典節慶品牌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蒙古民族在幾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了不同的部落風格,因其部落不同,又呈現出不同的服飾風格,蒙古族服飾不僅是不同群組象征的標志,而且蘊含著各部落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本屆蒙古族服飾藝術節上參賽選手們身著的1600套(件)的蒙古族服飾中,有古樸的土爾扈特蒙古族服飾、端莊包頭市蒙古服飾、獨特的烏拉特蒙古族服飾等,這些服飾均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第十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開幕式文藝演出。中國經濟網記者郝紅波攝
大賽在通遼舉辦,在展示科爾沁服裝服飾特色、弘揚科爾沁文化、打造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同時,更是“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科學實踐,必將對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據通遼旅游局負責人介紹,本屆藝術節暨蒙古服裝服飾大賽在通遼舉辦,是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提升通遼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保護、傳承、弘揚科爾沁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宣傳推介通遼、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的有利契機。
十年磨劍鑄就經典節慶品牌 2013年是第十屆蒙古族服飾藝術節舉辦年,首屆蒙古族服飾藝術節于2003年8月在赤峰市巴林右旗舉辦,最初的目的是通過對參賽的蒙古族服飾和模特進行評比獎勵,以此推動民族服飾的研發生產。全區18個代表隊參加了比賽,社會反映良好。2004年至今,每年舉辦一屆,先后在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呼和浩特、滿洲里等盟市舉辦,自第二屆起,對參賽規則、獎項設置、評分標準等進行了修改,使比賽更加規范,有效地提升了服飾節的組辦水平。
第十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開幕式上,參賽選手身著民族盛裝。中國經濟網記者郝紅波攝
與此同時,嘗試著邀請區外蒙古民族聚居地區的代表隊參賽,促進了不同地區民族服飾的交流學習,國內外的服裝代表隊同臺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對提升蒙古族服飾的設計制作水平,增添國際化元素,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十年的探索,十年的堅守,從最初18個參賽隊發展到70多個,從最初單一的比賽到國際間的交流、研發、商貿洽談,從單一的賽事到提升民族文化感召力和旅游整體形象……蒙古族服飾藝術節承載著越來越多的內涵和功能,彰顯著民族個性和群體特征,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并成為自治區一個標志性的品牌節慶。(記者郝紅波)
(責任編輯 :史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