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草地好愜意,但花草就遭殃了。 新華社 發

用餐時的“光盤”行動,值得提倡。 新華社 發

景區內有游客翻越欄桿搶座位。新華社發

旅游旺季景區常見大量快餐盒。新華社發

請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莊小龍攝
唐女士還聽到幾名外國客人正對插隊者竊竊私語。“我旁邊的一個歐美乘客還問我是不是和插隊者一起的,我羞于承認,索性站到了隊伍的最后。”唐女士說。
一位旅行社人士還告訴記者,在國外機場辦理登機牌時,少數中國游客喜歡一擁而上,把辦理登機牌的柜臺團團圍住。而事實上,乘客應站在黃線以外的地方。
此外,中國游客特別喜歡在旅游景點留影,且拍照的秩序往往比較混亂。如看到別人在景點前照相,一些游客會“見縫插針”地插隊站在另外一側照相,從而妨礙到別人拍照。一名導游還告訴記者,她曾親眼看到在一些景點前,一些老外被“晾”在一邊等了很久,因為景點前站滿了一撥撥的中國游客。
大聲咳嗽嚇跑一車廂人
不久前,某旅行社導游陳先生帶了一個旅游團游覽歐洲。從波恩出發的火車上,他所帶的這個20多人的中國旅游團和不少外國客人同乘一節車廂。沒過多久,三三兩兩的中國游客就開始大聲說笑,正在看書或休息的幾名外國游客,不時回頭看看他們,有的中國游客甚至開始脫鞋。接著一名有些感冒的游客開始咳嗽。
陳先生回憶說,因為這名客人沒有掩口而且咳嗽不止,幾十名外國客人竟紛紛離開了這節火車車廂。一位去過意大利的盧女士告訴記者,一次在羅馬一著名的教堂門口,很多外國游客都在安靜地排隊等候進入,可有些中國游客卻邊等候邊大聲說話,和教堂的氛圍很不吻合。
一則網上流傳的說法很有意思,即區分中國客人和其他亞洲客人的重要標志,就是看哪群人聲音最響。總體來說,喜歡在地鐵、賓館等公眾場合高聲講話的大部分是中國游客。一些中國游客還喜歡在景點呼朋引伴地拍照,引人側目。
文明用餐 節省又健康
“各位要注意一下,首先在餐前的時候把適量點餐、避免浪費的提示卡放在餐桌上……”晚上用餐時間還沒到,天河一家飯店的經理對服務員進行動員,要求員工引導顧客文明節約用餐。這家酒店從吧臺走廊,到客人餐桌,均放有文明節約用餐標示牌、提示卡,服務員在客人點菜時也是提醒吃多少點多少,不夠再點也不遲。
來此用餐的Terry來自香港,他告訴記者,今天晚上陪朋友家人一起,兩個火鍋、兩個小菜、一個石鍋飯,所有東西吃得差不多。其實自己和家人在出行的時候是最怕點太多浪費的。“因為不熟悉菜式,又都想嘗一嘗,所以容易吃不完。”但Terry表示,即使上菜以后發現不太合胃口,自己也會盡量吃完,畢竟浪費不是一件好事。
文明旅游倡議書
廣大游客及旅游從業者:
創建文明和諧的旅游環境,是每位游客和旅游從業者共同的責任;倡導文明旅游,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社會和諧、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的有效途徑。在“中國旅游日”到來之際,我們向廣大游客及旅游從業者發出如下倡議:
廣大游客應做到:從自身做起,恪守公德,講究禮儀,文明游覽,安全出行,摒棄不良習慣,注意言談舉止;自覺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和《中國公民出國(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遵法規、守秩序、講衛生、愛護環境和公共設施,爭做文明和友誼的傳播者。
廣大旅游從業者應做到:自覺規范經營行為,恪守職業道德,遵紀守法,信守合同;不發布虛假廣告誤導游客,不低于成本價招徠游客,不“欺客”不“宰客”;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質,做文明旅游的實踐者、傳播者;及時提醒勸阻游客不文明行為,引導游客尊重旅游目的地文化習俗。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