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伴隨著興安杜鵑的盛放,阿爾山開啟了內蒙古花季旅游暨興安杜鵑節系列活動,在杜鵑湖畔的開幕儀式上,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為內蒙古“花季旅游”按下了啟動鍵。
五月,正值興安杜鵑盛放的最佳觀賞期,杜鵑花艷如云霞,暗香浮動,粉意朦朧。放眼望去,花秀于林,熔巖嶙峋,花朵嬌艷,林海浩瀚,漫山遍野,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阿爾山依托杜鵑花期旅游資源優勢,組織舉辦杜鵑花節、千人徒步以及攝影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旅游活動,并借助中國旅游日內蒙古分會場活動的契機,結合“花季旅游”,將自身旅游資源有機整合,推動當地形成一系列賞花、尋味新線路,延伸了旺季產品線,培育了旅游新業態,對全區花季旅游以及全區全域旅游產品打造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2018年5·19中國旅游日內蒙古分會場
為什么選擇阿爾山?
阿爾山坐擁興安林海,有四季美景。這里草原和林海相接,雪山和溫泉并存,“春賞花,夏避暑,秋游林,冬覽雪”,四季皆有景。美麗的杜鵑湖還曾留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生活戰斗的光輝足跡,阿爾山“相思樹”的故事也傳遍了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人。
阿爾山市是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擁有一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并且還是國家旅游局定點幫扶結對縣(市)。近年來,阿爾山大力推進“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和“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以發展全域旅游為方向,以貫通四季旅游為重點,推動旅游業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邁進,這座邊陲小城,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全域旅游之路,也成為全區全域旅游發展的“排頭兵”。
資源豐富的夢幻阿爾山,一部打開的
地質教科書
阿爾山地處大興安嶺林區腹地,林瀚、草豐、石絕、池奇、泉神、湖秀、雪美、水碧,擁有富集且組合度好的旅游資源。
阿爾山全稱哈倫·阿爾山,系蒙古語,意為“熱的圣水”。早在上世紀90年代,阿爾山的礦泉就在世界范圍內有了名號。據公開資料表明,阿爾山礦泉是世界最大的功能型礦泉之一,這里有溫度不同、功能各異的飲用和洗浴礦泉逾百眼,也被稱為“百泉之城”。在國家AAAA級景區阿爾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區內,僅在寬70米,長500米的芳草地上就有對人體有很大一處的礦泉48眼。
2003年,火山科考隊認定阿爾山地區有四座活火山,距今最近的火山噴發時間大約只有2000年。在阿爾山的景區內,擁有火山活動形成的天池群、堰塞湖群和地震斷裂帶等景觀,是亞洲僅存的、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熔巖景觀,被專家稱為“一部打開的地質教科書”。
高起點規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阿爾山
旅游業未來發展
在阿爾山,全域旅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從政府工作人員到村支書,從企業主到村民,都在談論全域旅游。旅游已成為當地的核心引領產業,形成了“旅游+N”的發展格局,一二三產業均與旅游融合發展。同時,阿爾山市政府把轄區全境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確立了“一核兩廊三環四大境區”整體架構,實現了景區景點和旅游資源的點線結合、組團分布,更是為進一步整合資源、培育龍頭奠定了基礎。在2018年阿爾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旅游發展相關問題以高頻次出現。下面就讓我們從報告中了解一下阿爾山將會如何在全域旅游、優質旅游方面破題發展吧!

提升旅游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圍繞發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深入實施“旅游+”“+旅游”戰略,推動旅游業由增量轉向提質,全力打造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全力打造四季旅游新業態,在夏季旅游火起來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冬季旅游升溫,引進大型企業開發建設高端滑雪場和五星級酒店,持續舉辦冰雪節、攝影節和體育賽事活動,培育冬季旅游觀光線路,強化線上線下營銷推廣,將“冷資源”做成熱經濟。加大旅游商品開發力度,努力培育二次消費市場,促進全市旅游由單一觀光型向復合消費型轉變。力爭2022年游客突破80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億元。
鞏固“為旅而為”的發展格局
壯大以礦泉水為龍頭的綠色工業,打造高端礦泉水基地。按照“高定位,創名牌”的工作思路,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繼續擴大產業規模,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研發高端礦泉水產品,完善產品體系;深入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旅游興農,以特色餐飲、休閑觀光、林俗體驗為載體,推動特色農牧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
全力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持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重點區域綠化、重點河流治理等生態工程。
開展水土保持、水資源普查和地質環境治理,強化濕地保護與修復。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蟲害防治,全面提高生態環境防控水平。加大自然保護區、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保護力度。
構建內暢外聯的快速交通網絡
以發展全域旅游為契機,以滿足居民出行、旅客通行為重點,抓好市域內干線、支線公路升級改造,建設白狼至金江溝等7條縣級公路,完善鎮村公路網絡,提高城市可進入性和旅游通達性。
推動轉型升級,提升旅游產業
發展水平
完善旅游發展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編制《阿爾山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阿爾山市冰雪旅游規劃》、《阿爾山市全域旅游智慧旅游項目規劃》。建設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數據中心阿爾山觀測站,完善旅游標識導覽系統和旅游驛站服務功能,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
優化旅游交通服務體系,打造國道302、省道203、口岸公路沿線三條“景觀帶”。借助創建國家邊境旅游試驗區有利契機,推動口岸景區全面開放,大力發展邊境旅游。實施“延長旺季、做熱淡季、實現全季”戰略。積極引導旅游節慶活動市場化運作,打造節慶活動品牌,豐富文化旅游內涵。
聚焦提質增效,激發一二產業
發展活力
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領軍企業。申報阿爾山礦泉水地理標志產品。推動環保型工業與旅游業融合,大力發展有機綠色食品、工藝品、旅游紀念品加工,壯大環保型工業規模。
阿爾山四季皆美,全域皆景,并舉全市之力,對旅游業進行高起點的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2018年,歡迎來阿爾山,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芬芳的花季旅程,開啟內蒙古旅游新篇章!郝寧(圖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