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加速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相結合,充分發揮科爾沁區作為通遼市客源集散地中心城市的地緣交通和區位優勢,鎖定都市休閑與健康養生養老市場,以自駕車線路為驅動,以鄉村旅游與休閑農牧業為支撐,全力打造輻射蒙東、面向東北、服務全市的旅游休閑度假基地。
生態采摘
通過積極打造303國道橫貫東西的科爾沁區100公里綠色葡萄景觀長廊及沿線的5個休閑旅游村屯和5個城郊采摘園,推進以葡萄、西瓜等沙地經濟作物為主的特色種植業發展,挖掘現有6萬余畝大棚設施農業等田園生態旅游資源。如今,紅星街道、育新鎮、敖力布皋鎮等鄉鎮的生態采摘游火熱發展,形成了“冬春有草莓,夏有西瓜,秋有葡萄(鮮果)”的“四季采摘”的發展局面,“科爾沁金秋采摘節”也成為通遼市3大重點節慶活動之一。
鄉村度假
科爾沁區旅游業努力打造以休閑為核心主題,以傳統工藝體驗和科普教學為輔,以休閑、運動、娛樂、農家樂接待與特色購物為主要功能的休閑娛樂型鄉村游。讓游人體驗生態觀光、鄉村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農家風情。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科爾沁區鄉村旅游呈現出了西翼以莫力廟旅游區的蒙元民俗風情為主的牧家樂、漁家樂;東翼以大林鎮的黑土文化為主的農家樂的“兩翼”齊飛的喜人景象。截至目前,科爾沁區有農家樂點13家,其中星級鄉村旅游接待戶3家,(鑫奇生態農莊4星、歡樂農家4星、田園假日2星)。
休閑農業
科爾沁區以農牧業為基本依托,推進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觀光、采摘農牧業,培育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和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加之農業休閑觀光區的水果采摘、花卉種植觀賞、農家樂、牧家樂、休閑體驗、餐飲娛樂和一批富有濃郁田園風情、民族特色、地方特點的村鎮,大大拓展了農牧業原來的功能,使農牧業從過去只賣產品轉化到賣風景、觀賞,賣感受、參與,賣綠色、健康,農牧業價值得到提升。科爾沁區著力創建優勢產業突出、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點,目前有自治區級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星期五開心農場、綠水花卉莊園、金禾灣)3家。科爾沁區政府辦(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