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達爾濱湖畔的杜鵑花海。 張瑋 攝
中新網呼倫貝爾5月8日電 (記者 張瑋)8日,“2018內蒙古·鄂倫春杜鵑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達爾濱湖畔開幕,萬畝粉紅色杜鵑花海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花的種類約有900余種,野生杜鵑花屬高等植物,起源可追溯到中生代白堊紀,距今已6700萬年至13700萬年。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部、朝鮮北部、日本北部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圖為攝影愛好者拍攝杜鵑花。 張瑋 攝
呼倫貝爾旅游發展委員會官方資料顯示,野生杜鵑花是分布在大興安嶺南簏的世界十大名花之一的天然植物群落,故被稱為“興安杜鵑”。在大興安嶺層巒疊峰原始森林中,當小草還未冒芽、樹枝未曾吐綠的時候,興安杜鵑便伴著冰霜白雪屹然綻放。
北京游客陳文靜置身花海一陣自拍,不愿出來:“它就象是一層粉紅色的薄霧,給興安嶺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圖為美麗的興安杜鵑。 張瑋 攝
五月的興安杜鵑象一團團火焰、紅遍興安嶺的群山峻嶺。鄂倫春旗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是賞興安杜鵑的絕佳地之一,恣意奔放在林間、樹下、峭壁、溪旁的杜鵑花海,顯得分外妖嬈多姿,這里的壯美景色也已成為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的首選。
黑龍江攝影愛好者李兵一行9人在日出前便趕到達爾濱湖畔,就為拍一組日出時的杜鵑花海。他告訴記者:“原始森林中開放的杜鵑花最為壯觀,日出中,杜鵑花就像粉紅色的綢帶,飄蕩在沉睡萬年的玄武巖上、翠綠的白樺樹中、金黃的柞木叢里,苑苦仙境。”
鄂倫春自治旗政府副旗長阿文祥表示,大興安嶺山川秀美、風景獨特。當地以“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發展理念為指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鄂倫春森林文化旅游品牌。

圖為2018年內蒙古鄂倫春杜鵑節開幕式現場。 張瑋 攝
數據統計,2017年鄂倫春旅游人數達79.32萬人次,同比增長23.84%。(完)
(責任編輯 :傅云鵬)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