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及全國旅游工作會議精神和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及十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3月7日上午,2018年內蒙古加快旅游發展推進會議在呼和浩特市召開。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旅游經濟快速增長,旅游產品供給持續增加,旅游活動豐富多彩,呈現出“這邊風景獨好”的態勢,旅游扶貧富民、品牌創建、廁所革命、區域合作、行業監管等重點工程成效顯著,全年累計接待旅游者1.16億人次,同比增長18.77%;實現旅游業總收入3440億元,同比增長26.72%,旅游業已經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幸福產業。
本次會議旨在分析內蒙古旅游所面臨的發展新形勢和新任務,研究部署2018年旅游工作。會上,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對2017年全區旅游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今后一個時期旅游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做出重要指示。艾麗華指出: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思想凝聚新動能。要緊緊圍繞發展全域旅游、優質旅游來抓好旅游業發展這篇大文章,首先突破“有沒有”的問題,突出抓好“好不好”的問題。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有力有序做好各項工作,促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
艾麗華強調:努力推動我區旅游由高速向優質旅游發展,要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圍繞全域旅游創建
打造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要通過全面優化旅游資源、基礎設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產業布局,更好地疏解和減輕核心景點景區的承載壓力,更好地保護核心資源和生態環境,實現設施、要素、功能在空間上的合理布局和優化配置。千萬不能把增加景點景區和賓館飯店數量、擴大規模等同于發展全域旅游。
二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推進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是旅游系統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務實舉措。要著力突出自治區農村牧區生活生產和生態特點,在注重自然環境、鄉土特色、歷史風貌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開發建設特色鮮明的農村牧區(生產生活)旅游產品。
三是深入貫徹“旅游+”戰略
推動旅游融合創新發展
一是要將旅游之體與文化之魂有機統一起來。
二是要將旅游的靜與體育的動緊密結合起來。
三是要將產業發展與資源優勢高度契合起來。充分利用我區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稟賦,積極推動健康旅游、工業旅游、科技旅游、研學旅游等新業態新產品競相發展。
四是補齊旅游發展短板
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補齊思想理念短板。局改委不是簡單地換牌子,更重要的是更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路、優化發展舉措,著力解決好旅游定位不準、經營管理落后、產品開發不足等問題,用更寬廣的視野謀劃旅游、發展旅游、推動旅游。二是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三是補齊科技智慧短板。要發展更加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務,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旅游品質,提升游客獲得感、幸福感。
五是大力推進旅游品牌建設
進一步提高我區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
文化是品牌的靈魂,品質是品牌的生命。
一是要打好推廣牌。堅持傳承與創新并舉,豐富品牌文化內涵。
二是要打好服務牌。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抓住導游服務這個“牛鼻子”,進一步確立質量興旅意識,統籌實施導游服務提升工程。
三是要打好監管牌。要切實加強旅游行業自律,確保旅游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四是要打好安全牌。要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體系,加強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評估、旅游應急處置、旅游保險等重點工作,堅決杜絕各類旅游安全事故的發生,將內蒙古打造成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會上,自治區旅發委黨組書記、主任鄭宜平作了題為:“搶抓機遇 真抓實干 全力推動新時代旅游發展的新跨越”的工作報告并提出2018年,全區旅游工作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及自治區黨委十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按照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全國旅游工作會議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發展全域旅游為主線,以發展優質旅游為目標,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發展階段,優化空間布局,抓好品質提升,加快旅游產品建設;用線路穿景區、用項目帶景區,優化精品旅游線路,突出項目帶動,推動標志性、引領性重大旅游項目建設,向早日建成世界馳名、國內頂級的內蒙古旅游核心產品集群邁進。使來到內蒙古旅游的廣大游客有更好的體驗感、更實的安全感、更多的獲得感。
2018年,自治區旅發委將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與全區各界凝心聚力,加快推進優質旅游發展,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奮力譜寫新時代內蒙古旅游發展新篇章,努力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自治區政府分管領導,各盟市(含計劃單列市)分管領導、旅發委主任,全域旅游創建重點旗縣負責人,自治區重點旅游企業負責人,區內旅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專家以及自治區旅發委各部門、旅游協會相關負責人共15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郝寧(圖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