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遼市庫倫旗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堅持“突出鄉土特色、多業融合發展”原則,科學合理謀劃實施全域、全季、全業特色鄉村旅游業。
文化遺產與傳承歷史相結合
該旗依托有著近400年歷史的“三大寺”,啟動了“三大寺”由4A爭創5A級旅游景區工作,圍繞利用好、傳承好、保護好、發展好珍貴文化遺產的思路,投資10億元進一步挖掘“三大寺”文化內涵,請名家寫故事,請名佛聚人氣,請名導作解說,集中打造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平臺。同時,通過舉辦“三大寺”旅游文化節、嘛呢法會、千佛燈法會,整體提升庫倫鎮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文化旅游吸引力與影響力。
古鎮文化與城鎮建設相結合
啟動實施環路建設,打通8公里庫甘一級路至工業園區至西出口南外環,暢通福緣路至后府街、后府街至庫開公路、新城西路至工業園區內環,實現新城區與老城區、工業園區有效連接;啟動實施公園廣場、出口改造、道路維修和街巷硬化工程。新建公園2處,啟動實施哈達泰植物園A級景區創建工作;實施4個城鎮出入口綜合整治工程;改造新城西路、安達大街等市政道路9條,小街小巷硬化87條,中心河道橋梁加寬2處;啟動實施中心河道景觀改造工程。
本土文化與特色旅游相結合
按照“一鎮一特色,一鎮一風情”的發展思路,鼓勵各蘇木鄉鎮發揮自身優勢,全面推進建制鎮建設。建立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長效機制,廣泛開展“文明村鎮”“美麗庭院”和“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共建共管的積極性。深入實施“旅游+農業”戰略,重點打造22個特色鄉村旅游村,力爭列入國家扶貧旅游的49個嘎查村都有旅游新亮點,努力建成在全市、全區乃至全國叫得響的精品特色小鎮,以此帶動全旗其他鄉鎮和旅游業態快速發展,真正讓鄉村文化旅游成為庫倫旗對外展示形象的亮麗名片,使鄉村旅游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郝秀娟(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