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深入推進旅游+,通過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催生出景觀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等新經濟業態,促進經濟和城鄉的轉型發展。以“一業興百業旺”的新理念撬動經濟發展新引擎,打造“游玩在區外,消費在科區”的發展格局。
旅游+文化
2017年,科爾沁區依托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力打造“一心兩翼五組團”的空間布局,實現東翼民俗記憶與西翼文化體驗兩大板塊相結合,圍繞著科爾沁區這個中心點引爆整個科爾沁區生態觀光、休閑農業、民族風情等旅游項目。
500公里風景大道盡顯科區文旅風情。科爾沁區堅持全時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科爾沁500公里風景大道,主推獨特的科爾沁草原民族風情,系統保護性開發山水沙自然風光,深度挖掘優秀民族文化,標準打造服務系統,傾力打造敖包相會的地方與科爾沁500公里風景大道品牌形象。
多彩多姿節慶活動展現科區文旅魅力。2017年5月20日在科爾沁區豐盛農產品物流園成功舉辦了魅力?科爾沁“豐盛”草原文化旅游藝術節;6月7日草原牧民們自發的在科爾沁區莫力廟蘇木和大林鎮前敖包營子嘎查敖包舉辦了盛大的祭敖包民族傳統習俗;6月27日首屆《包姑娘杯》科爾沁民歌大賽暨《豐盛杯》魅力科爾沁原創旅游歌曲大賽在豐盛農產品物流園唱響;8月18日上午,中國?內蒙古第四屆國際馬術節、第二十一屆8?18哲里木賽馬節暨第二屆科爾沁那達慕在莫力廟賽馬場盛大開幕,第二屆科爾沁那達慕大會以美麗神奇的莫力廟為平臺,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體育活動為載體,著力弘揚科爾沁區的民族文化,為科爾沁區聚集人氣,增添華彩,進一步提升科爾沁區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一系列民族文化旅游活動,營造了空前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進一步提升科爾沁區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全面展現了科爾沁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推動了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進程。
旅游+體育
科爾沁區在全域旅游的新格局中,充分利用的旅游景區資源和空間優勢,植入體育旅游項目,開展亮點紛呈的體育旅游活動,使體育競技和旅游休閑更加深度地融合,展現旅游與體育結合的魅力,讓廣大游客在青山綠水間競技,賞美景、博人生,既健康又和諧。 2017年4月,全國公路自行車冠軍賽第二站(通遼站)個人賽在科爾沁區莫力廟環湖賽道舉行;6月,首屆通遼市民運動會暨科爾沁區全民健身垂釣邀請賽在森林公園開賽;7月,通遼市科爾沁區還將首屆“亞洲巴哈1000國際越野賽”引進,數百名國際友人將在科爾沁區這片富饒的土地展開激烈的追逐。8月,“中國·內蒙古第四屆國際馬術節、第二十一屆8.18哲理木賽馬節、第二屆科爾沁那達慕大會”在莫力廟賽馬場成功舉辦。10月,首屆“亞洲巴哈1000國際越野賽”在通遼市科爾沁區引爆國慶長假,吸引近萬人前來觀看比賽,在激烈的追逐賽中體現出通遼市科爾沁區的體育精神和魅力。近年來,科爾沁區體育旅游方興未艾,不少景區紛紛試水“旅游+體育”融合發展模式,不僅創新了旅游產品、營銷渠道,也給更多游客帶來了時尚健康的旅游新體驗。
旅游+互聯網
2017年以來,科爾沁區創新宣傳平臺,搭建“科爾沁旅游”微信公眾號,對外進行宣傳、咨詢、服務等工作。“科爾沁旅游”以游客旅行真實需求為目的,向用戶推送本地旅游消息,涉及內容包含科爾沁區旅游資訊、旅游百科,尤其注重科爾沁區旅游攻略,本土美食,民風民俗,及網友喜聞樂見的當下旅游熱點話題等,是一個滿足游客深度了解科爾沁區旅游資源愿望的公眾平臺。目前,微信公眾平臺關注人數達到千人,單篇微信信息點擊量達到5000左右,在科爾沁區受到了各界的關注與認可,進一步加大了科爾沁區文化旅游的影響力。
“旅游+”是新的生產力,能夠更好發揮旅游業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游平臺、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業態,提高旅游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近年來,科爾沁區旅游局的“旅游+”工作亮點紛呈,彰顯了科爾沁區旅游的魅力,讓科爾沁區旅游成為通遼市旅游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星光。(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
(責任編輯 :傅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