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林浩特地處錫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國傳統的養馬大區,有著悠久的養馬歷史、濃厚的馬文化底蘊,被譽為“中國馬都”。近年來,錫林浩特市不斷加快“旅游+馬文化”品牌建設,進一步樹立“中國馬都”的城市旅游形象,開啟馬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篇章。
重點打造中國馬都核心區文化生態旅游景區項目。按照文化產業、商業娛樂、旅游業深度融合的思路,將中國馬都核心區文化生態旅游景區打造成馬業發展聚集區,逐步形成以馬為主題的休閑度假基地,F已建成高標準的室(內)外賽馬場及馬術學校、馬廄、馬都俱樂部、大型停車場、綜合看臺、馬文化演藝廳、馬文化博物館、馬文化廣場等設施,具備馬匹飼養繁育、大型賽事舉辦、專業人才培養及馬匹交易等功能,是一個綜合性的馬業發展區,截止目前總投資8.95億元。目前,該景區已成功入圍“內蒙古自治區級服務聚集區”。
以馬文化賽事為牽引,做強“旅游+馬文化”品牌。近年來,錫林浩特市以承辦大型馬文化賽事為牽引,做強“旅游+馬文化”品牌,提升“中國馬都”對外影響力,帶動馬產業發展。已成功舉辦了5屆中國馬術大賽、3屆中國馬都大賽馬、2屆中華民族大賽馬、1屆“中國馬會杯”速度賽馬大賽、4屆“義合杯”速度賽馬會等大型馬術競技比賽,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百余家馬術俱樂部和近千組優秀的馬術騎手和馬匹參加,令馬術運動愛好者和游客體驗到速度與激情的碰撞。各蘇木、嘎查和牧民自發組織的日益頻繁的傳統賽馬、套馬、走馬等民族馬術賽事將育馬、養馬、馬文化旅游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推動全市馬匹繁育改良、文化旅游業發展。8月份隆重推出大型馬文化全景式綜藝演出劇目《蒙古馬》,促進馬文化與旅游業有機融合,充分展現“中國馬都”的觀賞性、娛樂性、體驗性。
培育發展蒙古馬攝影活動,讓錫林浩特馬背文化散發新活力。錫林浩特市以馴養蒙古馬基地鳳凰馬場為依托,以中國馬都“鳳凰杯”蒙古馬攝影大賽、“中蘊杯”國際馬文化攝影活動等為抓手,以遼闊草原為背景,培育發展蒙古馬攝影,吸引廣大的攝影愛好者通過真實直觀的攝影圖片立體式宣傳展示錫林浩特濃郁的馬文化內涵。年內,CCTV新聞頻道《還看今朝》、CCTV中文國際、鳳凰衛視、錫林郭勒電視臺、錫林郭勒日報晚報、騰訊新聞、搜狐網等電視、網絡、新媒體多次播放刊載的“蒙古馬”、“蒙古馬精神”、“蒙古馬攝影”等信息,同時在北京、濰坊、石家莊等地舉辦的蒙古馬攝影展讓錫林浩特的馬背文化散發新的活力。
豐富馬術體驗游,為游客提供全方位涉馬旅游服務。錫林浩特建立馬文化、馬運動、馬旅游平臺,激發對馬文化旅游的興趣,營造馬文化旅游氛圍,拓展體育運動休閑旅游,為游客提供全方位騎馬和馬術旅游服務。開發以馬駒節、馬奶節、馬印節等傳統節日為節點的旅游產品,普及和推廣馬文化、馬主題娛樂形態和健康生活方式;豐富休閑騎乘體驗、馬術表演等旅游項目,讓游客遠離城市的喧囂,近距離和馬兒親密接觸;套馬、馬上拾哈達、馬上拾套馬桿、賽馬、立馬、馴馬等蒙古族特有的傳統馬術表演節目,令人拍手叫絕。
依托馬文化資源,加快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發展。近年來,錫林浩特市高度重視,積極鼓勵旅游商品企業深入挖掘馬文化資源,加大皮毛立體畫、馬鞍、馬鞭、馬鐙等以馬元素為主題的旅游產品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滿足游客的多元化購物需求!捌っⅢw畫”、“銀鑲嵌工藝雕花馬鞍”系列作品分別榮獲過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銅獎、銀獎;毛氈刺繡工藝品類、草原烽煌烤羊腿、民族工藝品掛件、皮毛立體畫被評為“內蒙古博樂歌旅游商品”榮譽稱號;“銀鑲嵌工藝馬鞍”系列商品榮獲2017年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銀獎,榮獲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傳統手工藝精品大賽一等獎。
創新研發現代馬科技產品,帶動馬產業快速發展。內蒙古馬產業園落地錫林浩特市,總投資2.5億元。目前已完成項目主體土建工程。馬產業園將依托錫林郭勒盟馬業資源優勢,開發面向全球市場的產業化酸馬奶、馬奶乳酸菌飲料、馬奶粉、馬奶酒等食品飲品,孕馬血清、結合雌激素等生物制品,馬油、馬奶等日化制品,馬臀皮等生活用品,馬骨膠片等醫療影像用品,馬尾鬃毛等文化用品以及民族工藝品,形成完整產業鏈。通過對馬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提高錫林浩特乃至內蒙古自治區馬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中國馬都核心區”內涵。李樹娟(圖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