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赤峰市交通建設得到“脫胎換骨”的變化,交通呈現“加速度”的發展。構建立體交通的大格局逐步形成,交通的迅猛變化帶動了旅游業的飛速發展,使美麗的塞北草原更具影響與魅力。立體交通建設,正日益成為提升赤峰旅游新業態的強大引擎。

公路建設突飛猛進
赤峰市大力打造中國草原自駕游圣地,推進旅游專線公路建設!笆濉逼陂g赤峰市新增公路里程2000多公里。截至2015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突破2.5萬公里。高等級公路達到12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0公里,居自治區前列,實現了縣縣通高等級公路,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通行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增872個嘎查村通瀝青水泥路,新建農村公路7417公里;實施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3322個8746公里;農村牧區基本實現了路通車通,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加快,開通了高速直達公交線路和17條城郊公交線路,完成了近10條客運班線的公交化改造。

2017年赤峰市正準備打造一條中國最美草原自駕風景道,圍繞赤峰草原旅游風景道率先建設成為“草原1號國家旅游風景道”,用四縱三橫旅游公路環線串聯景區、展示民族風情文化、創造游客優質體驗。同時,圍繞旅游專線公路,集中打造一批集體驗牧民生活,感受牧家文化,享受草原音樂、氈房、美食于一體的“牧歌人家”特色小鎮和住宿接待設施。力爭把赤峰建設成面向京津冀地區的體驗民族文化的向往之地。
空中走廊正在形成
2015年12月,赤峰市第一家旗縣級通用機場——阿魯科爾沁旗通用機場舉行奠基儀式,阿魯科爾沁旗通用機場建設標志著赤峰市空中經濟走廊時代正在形成,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區域競爭實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及時、高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服務,促進人員流通,帶動赤峰市旅游邁入新時代。
近年來,赤峰市開通赤峰至濟南、青島、煙臺、臨沂、鄭州的往返旅游包機航線,其中,濟南航線是赤峰機場連續第4年開通,青島和煙臺航線分別連續開通了3年和2年。鄭州至內蒙古赤峰是首個暑期旅游包機,該旅游包機結束了鄭州、赤峰兩地沒有直航航班的歷史,為中原游客到赤峰市觀光游覽打造了一條空中通道。

“十三五”期間,赤峰市還將擬建4座通用機場:右旗大板通用機場、寧城縣通用機場、翁旗通用機場、喀旗美林通用機場。再加上已開工的阿旗天山機場和準備開工的敖漢羊場機場和現有的玉龍機場,赤峰的機場數量將達到12個。
高鐵時代即將來臨
多年來,赤峰市依托京津冀、東北這兩大經濟區域和旅游人口輸出地,正在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基地、綠色農畜產品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加工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和生態屏障。面向這兩大市場,赤峰旅游才會有不竭的動力和后勁,而高鐵使赤峰和這兩大區域聯合起來,推動其區域合作與交流。
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鐵喀左站客運專線北起赤峰市,向南經平莊、寧城、建平,引入在建京沈高鐵喀左站,線路全長157.4km。其中,內蒙古境內102.6km,遼寧省境內54.8km。全線共設赤峰西、平莊西、寧城、建平、喀左等5個車站,工程總投資170.45億元,設計時速250公里。按照設計,列車開行北京方向不進喀左站、沈陽方向進喀左站。京沈高鐵去往北京方向的終點站為北京東四環外的星火站,北京市規劃建設地鐵3號線與之相連,去往沈陽方向將引入沈陽站。目前,盤朝高鐵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將來乘坐高鐵去大連將不再繞行沈陽。赤峰至北京的高鐵線路路程為502.776公里,列車運行時間為116.7分鐘,赤峰至沈陽的高鐵線路路程為499.232公里,列車運行時間為117.4分鐘。
如今,赤峰市高鐵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呼嘯而過的車輪將加速人員流動、經濟運行、資源流通、思維觀念的碰撞和進步,搭載著赤峰市旅游業發展一路高歌向前。從公路到鐵路、從陸地到空中,赤峰市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
作者:李興斌(圖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
(責任編輯 :王璐瑤)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