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伊金霍洛旗搶抓大眾旅游時代機遇,立足優勢,多點發力,提出“旅游興旗”發展戰略,堅持從“全域旅游”的角度出發,整體優化旅游資源配置、體制機制和發展環境,加快構筑“全域布局、全景覆蓋、全局聯動、全企融合、全民參與”的旅游發展新格局,在體制機制創新、發展規劃、品牌創建、景區提升、旅游服務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實措施,全面推進旅游業結構化調整。1-8月份,全旗接待游客人數291.3萬人次,同比增長39.8%,實現旅游收入296732萬元,同比增長38.7%。

實現組織機制和監管機制雙創新。在全區率先建立旅游綜合執法+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的“1+3”綜合執法模式,確保旅游市場平穩健康運行;成立旅游投資公司,將部分國有景區劃歸旅投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與現有景區景點形成強大的旅游合力。

構建符合發展需求的“1+N”高規格旅游規劃體系。經過普查構建發展數據,因地制宜從戰略層面統籌旅游規劃編制,全面分析市場需求和可持續發展方向,科學編制了《伊金霍洛旗旅游十三五規劃》《伊金霍洛旗全域旅游頂層設計及三年行動計劃》《伊金霍洛旗全域旅游導識系統規劃》《鄉村旅游規劃》《大成陵提升規劃》《伊金霍洛旗旅游廁所改造規劃》《伊金霍洛旗旅游品牌營銷策劃》等涉及城鎮、村落、行業專項等一系列配套規劃的編制,逐步形成了“1+N”規劃體系,基本實現全域規劃目標。同時針對旅游產品的同質化和單一化,編制《伊金霍洛旗旅游產業重點項目規劃》,重點對成吉思汗陵旅游區、紅海子旅游區、烏蘭活佛府旅游區等景區的參與性項目進行補充完善,推動景區從單一的觀光型向復合型轉變。

全方位整合,立體化布局,實現多規合一。按照全域景區化的建設服務標準,著力破除景點景區體制壁壘和管理圍墻,實現景點景區內外一體化。旗內各單位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時,充分考慮相關旅游項目、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使各類規劃與旅游發展規劃相銜接,相促進,實現全旗規劃“一體化”、旅游規劃“一張圖”,以規劃融合促進產業融合、行業融合、事業融合。

構建旅游發展保障長效機制。制定出臺《伊金霍洛旗關于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旗財政每年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和旅游引導資金用于旅游規劃、旅游品牌創建、鄉村旅游發展、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產業培育、要素配套、企業扶持、宣傳營銷、智慧旅游等方面,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旅游業,形成資金合力。

確立大旅游發展頂層思路。提出“1358”的旅游工作思路,以成吉思汗陵景區為龍頭,以蒙元文化為核心,以“互聯網+”為手段,推動產業、產品、民生、品質城市等都圍繞旅游業來打造,按照“全時間、全空間、全產業、全過程”的發展理念,通過打造“一個龍頭,三大板塊”,最終形成“八個旅游景區、八個鄉村旅游示范點”的景區、城市、鄉村三位一體的全域旅游格局,實現從“單點式游覽過境地”向“全域旅游目的地”跨越式發展。

實現公共服務體系全域構建。在重要交通樞紐、旅游景區建設游客服務中心15處,建設旅游環線和旅游專線6條,優化風景道、馬道、自行車道、騎行道、徒步道等5條特色道路,實現“快旅慢游”。新建服務廁所64座,全旗景區景點實現WIFI全覆蓋10處,同時建立智慧監控平臺,智慧管理平臺,智慧服務平臺三大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優化旗內旅游住宿,在現有酒店的基礎上,搭建68套居家短租式度假公寓。

作者:崔珍芳(圖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
(責任編輯 :王璐瑤)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