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這里有遼闊壯美的草原風光,有底蘊深厚的游牧文化,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這里是游牧文化之鄉,是中國游牧文化旅游節的舉辦地,這里是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與天際一起,相約達茂,相約天邊草原;我們共享美景、共赴民族盛宴、邀你一起欣賞~
廣袤的達茂草原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大自然鬼斧神工似的在這里創造出了山巒險峰、溝壑石林、河谷湖泊,芒芒草原,放歌牧野,聆聽的,是那潔白的云彩,菁菁的綠草,那祥和,那寧溢,那寬廣,醞釀了草原文明的凝重和奔放。
達爾罕和茂明安系蒙古族部落名,其固有的蒙古族文化傳統和節慶特色突出。這里歷史悠久、景致獨特,是內蒙古草原先民們繁衍生息的天然牧場。這里是天邊草原,有風景,有故事,等待我們來欣賞、來傾聽。
這里有風景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在達茂的最西南端,在這里可以騎馬漫游草原,也可以在席間欣賞蒙古族歌舞,品嘗地道蒙古族美食,夜宿蒙古包,感受草原的寧靜與美麗。在這里有令人向往一睹其風采的敖包、心動不已的草原日出、日落,還有秦漢時期修建的長城,這一切都讓人終身難忘。
吉穆斯泰
在達茂旗百靈廟鎮西北方向,有這樣一處隱秘的存在,這里群山環繞、怪石林立,這里就是吉穆斯泰,被譽為北方草原上的“花果山”。吉穆斯泰位于巴音敖包蘇木境內,是一處突兀而起的,錯落有致的山峰,珍奇的古地質地貌群,是地質史的活化石。遍布山野的山丹花、雙心果樹等奇特風景令游人流連忘返。
敖倫蘇木古城
達茂旗百靈廟鎮東北方向,有一座元代古城遺址,當地牧民稱為“敖倫蘇木”,是一處元代中國北方的城市遺址。敖倫蘇木古城是數百年前繁華如煙的“趙王城”,也是當時聯通東西方的包容之地,在這里,景教遺存與喇嘛教、孔廟等相容并存,來到這里,靜靜傾聽風的傾訴,云的嘆息。
大海林樹景觀
大海林樹處在百靈廟東北7公里處,遠離市囂嘈雜,環境古樸幽雅,依回環河床形成古榆環繞,山石竦峙的自然景觀。千年古榆蒼勁蓊郁,樹干斑駁,樹冠繁茂,樹陰匝地,陽光如碎銀散落,點點成韻。最老的一棵古榆周長340厘米,高達12米,有遮天蔽日之勢。周圍山巒崢嶸奇詭、陡峭林立,巖縫間挺拔的榆木展現出特殊旺盛的生命力。
這里有故事
女兒山· 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碑
1936年2月21日,百靈廟蒙政會保安隊千余名愛國官兵,在中共西蒙工委書記烏蘭夫的領導下,由云繼先、朱實夫等率領,毅然脫離蒙政會,舉行武裝暴動,逐步發展成為一支先進的蒙古民族抗日武裝隊伍。1989年初,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在女兒山上修建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碑,同年10月,紀念碑建成。
普會寺
在希拉穆仁河畔,建有“普會寺”——雄偉壯觀的草原古剎。居住在希拉穆仁草原的牧民,特別是當年席力圖召六世活佛帶來的屬民(即“席力阿爾賓達日嘎”)的后人,對于普會寺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他們把普會寺的建造者——席力圖召六世活佛阿嘎旺老布生達瓦尊敬為他們的“真神”,因此也便有了許多關于六世活佛的民間傳奇故事,綿延不斷地流傳至今。
等待我們來欣賞、來傾聽
達茂旗作為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旗市和33個牧業旗之一,同樣也是自治區的旅游文化大旗,這里不僅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優美,目前,達茂旗正在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每年7月中旬,中國游牧文化旅游節便在游牧之鄉達茂旗舉辦,全面展示游牧民族文化和達茂旗本土特色旅游資源。旅游節總共近百余項活動,分為文化、體育、旅游、商貿四大類。
每一屆的成功舉辦,都弘揚和傳承了民族文化,推動了文化與旅游的深入融合,體現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全民受益的理念。
如今旅游出行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自駕游作為一種時尚的旅游方式,讓人能有強烈自由的感覺,尤其在草原上自駕,視野開闊,道路綿長,風景怡人,再聽上蒙古長調,美哉。藍天白云,綠草與天際相接,五顏六色的帳篷,星羅棋布在草原上,人們圍著篝火跳啊唱啊,享受草原文化的粗獷。
親臨達茂旗,才能領略到這里的美景如畫,才能深切體會到草原生活帶給人們的無比寬闊的心境,才能知道牧民們的純樸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