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國首屆特色旅游商品博覽會和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圓滿結束。為期4天的活動現場,實現訂單交易額47.8億元,簽訂貿易合同和合作意向367個,展銷旅游商品總數達5.9萬件(套),現場銷售額達1.35億元,參觀人數達76.6萬人次。
據了解,本次博覽會展覽總面積36000平米,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建設兵團、28個國家和地區組織的1800多家企業參展,專業買家1300家,特別是軍事裝備展區更受青睞。包頭市選送的參賽旅游商品獲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1金1銀2銅的好成績,包頭市人民政府獲得了“杰出貢獻獎”,包頭市旅發委獲得了“重大貢獻獎”。
內蒙古館熱鬧非凡
包頭展廳的羊絨制品、錫林郭勒盟展廳的奶制品、赤峰展的牛肉干、……內蒙古館用最濃厚的蒙古族特色的食品和商品迎來了遠道而來的客人。內蒙古館總面積1500平方米,匯集了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50多個少數民族的特色旅游商品,共16個大類2000多件套。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旅游商品博覽會上的巴爾虎氈藝
來自呼倫貝爾市的70歲蒙古族手工藝人達日黑加布告訴記者,為了參展,兒子開了兩天的車才趕到包頭。這次她帶來了手工縫制的各種蒙古族飾品。老人從小和奶奶學習蒙古族手工藝,19歲就能制出各色精美的蒙古族飾品。這次來參展,老人想讓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手工藝品,將傳統技藝發揚光大。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團英表示,開放發展是內蒙古實現富民強區的必由之路。要以大力發展旅游商品為突破口,通過產品開發、線路打造、品牌營銷、客源互送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創新合作方式和合作機制,不斷深化同各省市、自治區的旅游合作,促進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內蒙“名牌”摘得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金獎
來自全國各地旅游特色的食品、茶品、飲品、酒類、紡織品、電子設備、電器、陶瓷、玻璃、金屬品、合成品、竹木品、皮毛類、化妝品、個人裝備品、鞋帽類、首飾、玩具、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等20類特色旅游商品進行激烈角逐。經過各省市區的層層篩選,從數千家企業選送的數萬件參賽商品中篩選出1400家企業的1504件/套、15000余件商品進入包頭大賽現場參加評審。
為保證大賽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大賽組委會特組建了來自全國的強大評審陣容,評審專家根據參賽商品的地域性、市場性、實用性、創新性、工藝性、示范性等在現場評比出金獎100個、銀獎200個、銅獎200個。
記者了解到,作為本次活動的東道主,內蒙古也有眾多特色旅游商品入圍了本次特色旅游商品大賽的各項大獎,其中鴻茅藥酒、鴻衛皂米、佛心皮雕藝術箱包系列、三胖蛋原味瓜子、麗麗婭俄羅斯族風味糕點面包系列等特色商品取得了本次大賽的金獎。
戶外展區充滿“軍工游”特色
本次旅博會戶外展區面積近10000平米,為房車與露營裝備,坦克、飛機等軍工旅游裝備展區。坦克、裝甲運兵車、履帶式裝甲消防車、警用防爆車、全地形車吸引力不少外來參展客人的駐足,其中有仿制坦克和裝甲車,在適當的場地可供游客乘坐,集中展示包頭軍工旅游產品,受到游客青睞。
今年,包頭市全面實施“旅游+”戰略,推進旅游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充分挖掘包頭特色旅游資源,依托坦克、裝甲車等軍工產品,發展軍事拓展、野外實彈射擊、軍事模擬對抗等體驗活動,開發軍事旅游紀念產品,打造我國最大的軍工旅游體驗基地。
戶外展區西廣場展區,以20多輛各種配置的房車、露營帳篷、露營餐車、新型蒙古包等為主,充分展示戶外旅游裝備。文 朱俊陽 (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