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曲線,起伏的丘陵,綠茵如氈綿延,白樺點綴其間。四季分明的自然風光使得這里成為“休閑者的勝地、觀光者的樂園、攝影者的天堂”。這就是風情獨具的烏蘭布統草原。
精準扶貧 旅游先行
烏蘭布統草原位于渾善達克沙地與蒙古高原接壤處,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近十年來,八一、長影、北影等影廠在這里攝制了百余部影片。烏蘭布統蘇木依托旅游資源,大力開展旅游扶貧,取得了明顯效果。2016年從事牽馬服務貧困戶142戶,人均收入4100元;從事自駕車服務貧困戶34戶,人均收入9000元;從事旅游餐飲服務貧困戶17戶,人均收入12000元;從事趕馬車服務貧困戶15戶,人均收入4300元。
克什克騰旗以旅游發展帶動扶貧開發,以扶貧開發推動旅游發展,讓美麗的風景成為老百姓脫貧的錢袋子。2016年,克什克騰旗接待國內外游客45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8.2億元,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占赤峰市的1/3和1/5,均位居全市首位。
“精準扶貧,旅游先行”。克旗優先安排資金投入旅游產業,2015年以來全旗投入資金40余億元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為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先決條件。克旗還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引導貧困人口積極參與“旅游+”產業。貧困戶將山林、草原、果園、土地、房產等資源量化參股,參與分紅。目前,克旗旅游從業人員達到2.45萬人。自2014年以來,通過“旅游+”產業扶貧模式,帶動7600余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增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占總貧困人口的32.8%;脫貧2110人,占全部脫貧人口的12%。
全域布局 興業富民
赤峰市具有獨有的花崗巖石林、舉世罕見的大型冰臼群、歐陸特色的克什克騰草原、一望無際的八百里瀚海玉龍沙湖、馳名中外的紅山文化、契丹遼文化和濃郁的民俗風情等人文勝境。借助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赤峰市打造了一批風格不同、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精品村。赤峰市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和依托合作社發展旅游扶貧,效果明顯。
2016年赤峰市11個貧困嘎查村利用“三到村三到戶”資金495萬元投入7個旅游產業合作社和3個旅游產業發展公司,覆蓋貧困戶785戶、1744人,戶均增收1180元。流轉283戶貧困戶土地3000多畝用于旅游開發,戶均增收1060元。
目前,赤峰全市在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的合作社達16076家,與旅游扶貧相關的有118家,通過經營觀光農業、生態畜牧業、林果采摘、出售土特產品等多個項目,覆蓋貧困戶1077戶、2635人,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赤峰市堅持“重點幫扶、典型示范、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的思路,構建全域旅游推動脫貧攻堅發展大格局。(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