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森林公園從“怎么建”到“如何管”
日前,廣東省首批“四星級”森林公園出爐,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廣東省南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廣東省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從眾多的森林公園中脫穎而出,成為首批“四星級”森林公園。值得一提的是,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廣東已設立各級森林公園1351處,森林公園數量居全國第一。這說明,廣東的森林公園不僅在數量上領先全國,“四星”森林公園的評選,也表明廣東已開始注重公園質量的提升,值得點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閑需求增大,多建一些高品質的森林公園,不僅僅是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也是惠民之舉。尤其是隨著旅游者對旅游環境品質要求的進一步提升,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維護公園內的資源,如何提高公園的服務品質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森林公園必將經歷一個從“怎么建”到“如何管”的階段。
相較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中國的森林公園發展起步較晚,美國在1872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而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1982年才建立。廣東的森林公園雖然數量眾多,但也存在不少欠缺。因此,在國家公園的規劃和管理上,不妨多借鑒其他先發地區的經驗。
從世界各國來看,森林公園主要有兩大功用,一是為當代及子孫后代保護一個或多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二是為國民提供科學教育的基地和旅游休閑的場所。為了既不破壞生態環境,又能方便游客觀光、休憩,不少國家的森林公園都按照功能進行了分區。比如,荒野區、自然環境區、戶外游憩區、公園服務區等,而我們的森林公園大多尚未做到如此詳盡的劃分。
目前我們的國家森林公園在旅游休閑方面都能提供相對周到的服務,但是,在提供科學教育方面則普遍不足。廣東的國家森林公園我去過不少,基本上看不到動植物的解說牌和標識牌,更不要說必要的解說,基本上去森林公園更多的只是遠足和郊游,無法起到自然教育的作用。在這方面,澳大利亞的森林公園做得不錯,不少公園的管理處會下設教育科,負責解說設施的規劃設計、解說人員訓練、解說資料編印。包括游客中心在內的環境解說系統也非常完善,會利用活潑有趣的解說方式,對游客進行寓教于樂的生態教育。
廣東的森林公園正在進入提質建設的新階段,切不可重開發而輕管理,宜教育與旅游并重,提供更多的服務,方能滿足各方需求。(譚敏)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