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沈仲亮
3月22日,第三屆全國導游大賽決賽“63進30淘汰賽”6場比賽全部結束,來自大連東來旅行社的劉凱成為6場比賽唯一的單場“三料冠軍”,獲得當場比賽最高分、最佳人氣的最高點贊數、最具風采的最高點贊數。
出現在記者面前的劉凱,穿著藏青色的風衣,系著藍色的細條領帶,微笑的表情很有感染力,顯得很有朝氣和風度。
工匠精神: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去過劉凱家的朋友、同事,第一印象就是“他家書可真多”。那些書五花八門,有文化的、醫學的、建筑的、歷史的、軍事的,等等。
“我喜歡看書,從小養成的習慣。這對我做導游幫助還是挺大的。”劉凱說。
有過大量閱讀的劉凱,對千篇一律的講解詞自然是不滿意的。
“我不喜歡用固定統一的解說詞。”劉凱說,每次拿到團隊的行程單,自己都會研究一下,然后根據游客的特點設計講解詞!耙稽c一點積累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挺有意思的。”
最終,劉凱把自己的導游詞寫成了15萬字的書稿——《風雨中的青泥》。
其實,劉凱還有一個習慣,帶完團經常會將一天的情況“復盤”,審視帶團過程中的利弊得失。
大連市旅游局質量規范與管理處處長王文勇說,導游帶完一天團確實挺累的,劉凱還能堅持學習,不斷用心琢磨業務,是個好榜樣。“這也代表了旅游行業的一種工匠精神。”
正是這種“工匠精神”,劉凱迅速收獲了一批忠實的游客粉絲。比如,江蘇游客許鑄一家,第一次在大連參團,他們還是劉凱團里的一對情侶;第二次他們到大連游玩,點名要參加劉凱的團,這時他們已經是夫妻;第三次他們是帶著兒子來的;第四次他們又帶來一個女兒……
“我見證了他們的家庭演變史,這種被信任的感覺真好!眲P笑得燦爛極了。
劉凱說,“有的新入行的學弟學妹就是太急了。慢慢來,堅持努力
下去,該來的都會來。”
微笑天使:走出苦難笑對人生
在采訪過程中,劉凱自然而放松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他平時帶團的狀態。
為了調節氣氛,劉凱在帶團過程中經常會模仿宋小寶、小沈陽、趙四、劉能等東北笑星,并把他們角色串到講解詞里,效果和笑果都很好。
“沒人喜歡生硬的說教,想辦法讓自己的講解輕松活潑,我還在琢磨。”劉凱說。
2015年,劉凱第一次接了個臺灣團,團里以老人和孩子居多。為了拉近與游客的關系,劉凱在帶團之前就花工夫學起臺灣腔的普通話。
憑借劉氏微笑服務,劉凱很快與團里的小朋友們打成一片,與老年人聊起掌故歷史、家長里短。游客的互動熱情越來越高,紛紛比賽唱歌、跳舞,一路歡笑不斷。
等劉凱把這個臺灣團送到機場安檢口時,孩子們突然集體轉過身來,齊聲大喊:“劉凱哥哥,我們愛你。”那一刻,劉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隨即又迅速抹掉了。
在外人眼里,劉凱一直都是微笑著面對一切的,似乎總是“幸運兒”以及“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命運之神并沒有那么垂青他。在高考的前一個月,劉凱的父親突然去世。
“父親的去世當時對我打擊確實挺大,該流的淚都流了,接下來我就想輕松地生活和工作。導游這份工作還挺適合我的!眲P說。
或許是不愿意沉溺于過去的苦難中,劉凱隨即話鋒一轉,“女朋友說了,這次大賽要是拿個好名次,可以不要車、不要房就領證結婚了!
劉凱微笑說,女朋友一直支持他做喜歡的工作,這次還陪他復習備賽。而3月22日,正是他與女朋友相識一周年的紀念日。
“真是個好日子,我感覺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兒,一切都會更好的!币荒橁柟,濃得化不開的幸福感縈繞在劉凱周遭。
結束采訪時,劉凱感嘆,“現在關心導游的大環境在變好,國家層面有很多鼓勵措施,去年大連市也對我們這些堅持做品質游的導游發放保險補貼,這也讓我們有了更多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