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2月10日訊(記者 張艷玲 實習記者 蔣家樂)爸爸獨自帶年幼女兒出游,如廁時常遇尷尬——去女廁不行;去男廁,女兒尷尬。如今,這些煩惱在5A級旅游區將不再是問題。
近日,國家旅游局召開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明確今年全國所有5A級旅游景區都將配備“第三衛生間”。“第三衛生間”將成為5A級景區公廁標配。
“第三衛生間”干啥用?
記者了解到,“第三衛生間”是國家旅游局推動開展“廁所革命”行動中的一個建設項目,今年將繼續建604座“第三衛生間”。
“第三衛生間”主要是為解決部分特殊對象如廁不便問題。比如,不同性別家庭成員共同外出時,其中一人如廁無法自理,需另一家庭成員協助,傳統廁所僅有男女之分,會產生如廁選擇上尷尬。而“第三衛生間”提供了一個單獨的第三空間,不僅能為使用者提供良好隱私環境,其內部設計還充分考慮到嬰幼兒、行動不便者等群體具體需求,配有多功能臺、安全座椅、安全抓桿、呼叫器等設備,能有效解決該群體外出如廁不便問題。
“第三衛生間”的建設得到廣大民眾支持。廣州市民陳先生表示,類似“第三衛生間”“母嬰室”這類公共設施,具有人為關懷,是政府切實解決民生問題、真真正正為百姓辦實事的體現。
標識、稱謂不清引尷尬
由于“第三衛生間”剛剛推廣使用,市民對其了解還不多,也產生不少新問題。其中,復雜標識及模糊的稱謂讓很多人摸不清頭腦。
為區別于傳統衛生間,“第三衛生間”標識為一對夫妻牽著孩子,旁邊是一個坐著輪椅行動不便者的圖案。在畫面下方,注明“第三衛生間”字樣,英文“Unisex toilet”意為“無性別廁所”。
據記者了解,很多情況下,帶孩子去衛生間的父母在“第三衛生間”前反復打量后又選擇默默離開,因為他們看到上面有輪椅標識后,不確定該衛生間到底自己能不能用,也不好意思推開門看,只能離開了。
對此,有市民建議可以將其改名為“親子衛生間”或“家庭衛生間”,這樣更方便人們理解,從而提高使用率。
市民吁加強引導 正確使用“第三衛生間”
“第三衛生間”便捷、貼心的服務確實給市民帶來了真正實惠,不少市民呼吁,“第三衛生間”不能僅在景區有,還應推向全社會。
記者也注意到,“第三衛生間”在推廣使用中也產生了一些不文明行為。比如,在客流量較多的景區常出現衛生間如廁者爆滿情況,“第三衛生間”被普通如廁者擠占現象,耽誤了確實有這方面需求群體的正常使用。
針對這一情況,也有市民呼吁政府加強引導與監管,引導游客認識“第三衛生間”、正確使用“第三衛生間”、把“第三衛生間”讓給真正有需求的人,讓這項利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