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記者從山東省青島市召開的全國工業旅游創新大會獲悉,目前工業旅游已成為我國旅游業重要組成部分和新興旅游熱點,各地積極把工業旅游作為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形成了“政府引導、部門支持、企業主體、合力推動”的各具特色的地域品牌和發展模式。
當前,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均已進入后工業社會,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轉型。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已超過50%,開始迎來后工業時代。同時,我國工業也面臨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化解產能過剩和提升新興工業價值的急迫任務。
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將現行生產資源或已廢舊閑置資源就地轉換為旅游資源,形成龐大的旅游消費市場,有利于提升服務意識,促進工業產業向服務業經濟轉型;有利于就地銷售工業產品,節約流通成本,化解產能過剩;有利于強化創新意識,拓展價值空間,推進新型工業化,形成新的增長動力,加快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現有262個資源型城市、14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21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工業旅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國已擁有諸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品牌:2015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我國有106家,僅次于美國。我國正迎來大眾旅游時代,對工業旅游的需求明顯。
結合資源特點及發展實際,我國工業旅游已有一些有益探索。比如黑龍江省大慶市由“以油興市”轉向“以游興市”。為此,國家旅游局公布了22家首批國家工業旅游創新單位。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后續還會陸續推出新的創新和示范單位,以助推工業旅游發展。(邢麗濤)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