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嘉義11月14日電 (記者 劉賢 路梅)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14日上午將安放于主建筑外廣場的12生肖獸首復制品拆除、封存。這些獸首系香港知名藝人成龍捐贈,仿自1860年遭英法聯(lián)軍掠奪的圓明園藝術珍品,被臺灣一些人士指為所謂“文化統(tǒng)戰(zhàn)”。
14日是星期一,位于臺灣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閉門休館,僅數(shù)家媒體和工作人員到場。12生肖獸首銅像分別安置于一人多高的燈座上,沿著南院主建筑的外圍走勢蜿蜒排開。最靠近大門的鼠首第一個被拆除,從工作人員松掉螺絲到取下僅兩三分鐘。
“心情是很復雜。”受院方委托負責拆除獸首的臺灣雕塑家蒲浩明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不愿多談拆除獸首引發(fā)的爭議,只介紹如何保養(yǎng)封存。
2015年12月30日,故宮南院開館第三天,12獸首遭人潑紅漆,并寫下“文化統(tǒng)戰(zhàn)”字樣。當時院方發(fā)布聲明指,12獸首傳達了尊重文物、保護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觀,是經(jīng)過審慎評估才納入建筑設計的。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馮明珠認為,12生肖裝置象征泛亞洲文化,非“文化統(tǒng)戰(zhàn)”。
然而,獸首依然未能避免被拆除的結果。在現(xiàn)場,民進黨“立委”許智杰受訪稱,不能在臺北故宮南院最重要的入口放置具有高度爭議的12獸首,希望放置的是原創(chuàng)公共藝術作品,獸首或可放在“其他地方”。另一民進黨“立委”蔡易余則聲稱,成龍捐贈獸首有“統(tǒng)戰(zhàn)”意味,不希望獸首在故宮南院出現(xiàn)。
現(xiàn)場有媒體質(zhì)疑“裝了又拆,是不是浪費錢”。許智杰表示,這是非原創(chuàng)的仿制品,還是要拆除。
國民黨“立委”陳學圣當天上午在臺北召開記者會指出,對于獸首是否拆除,臺北故宮稱曾咨詢過各界,多主張移置,卻始終不愿公布咨詢過程等,有“黑箱操作”之嫌。臺北故宮是專業(yè)性的博物館,但卻淪為政治綁架的對象,這對其南院未來的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傷害。獸首移置過程不尊重民意,不尊重專業(yè),未來臺北故宮專業(yè)性會受到非常大的挑戰(zhàn)。
獸首去留在臺灣引發(fā)爭議時,臺灣許多文化藝術界人士曾表示反對拆除。臺灣的歷史博物館前館長黃光男曾指出,“有人送東西給你,而且還是跟你生活中息息相關的東西,這哪會有問題呢?臺灣人不就是有生肖的紀年排序嗎?你屬雞,我屬猴,現(xiàn)在有人愿意做成具體的給你看,這哪有不對嗎?”對于復制品就沒價值的說法,黃光男駁斥道:“大雕塑家羅丹也有很多復制品,朱銘(臺灣著名雕塑家)也有很多復制品,難道就說他們的復制品沒價值嗎?”
臺灣有輿論認為,原本與政治沾不上邊的臺北故宮,在民進黨執(zhí)政后,變得充滿政治味。執(zhí)政當局的考慮點,不在于藝術價值有多少,而是要滿足“獨派”人士“去中國化”需求。(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