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客機公司稱在華還有好日子過:國產客機未成熟
責任編輯:楊寧昱
核心提示:隨著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的航空客運量以平均每年6.4%的速度增長——超過全球平均4.8%的增速——未來20年中國將花費1萬億美元購買6800架客機。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道 外媒稱,英國“紅箭”飛行表演隊的“鷹”式教練機航程為600英里,因此為了在中國珠海舉行的航空展上推廣英國的航空業,它們沿路不得不停靠了22站。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3日報道,從波音和空客、到龐巴迪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等飛機制造商,也為了給中國留下深刻印象而不遺余力,或是推銷新機型(如空客A350和波音787)、大打折扣,或是承諾幫助推動中國航空業的發展。
報道稱,盡管北京方面建造國產大型客機的任務加快了步伐,但是參加這個在廣東省舉辦的兩年一屆的航空展的西方高管并不認為很快會有本土競爭者出現。
“在飛機交付量和未來20年的訂單方面,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波音負責東北亞地區營銷的執行董事戴倫·赫爾斯特表示,“本屆珠海航空展是見客戶,與政府、金融機構、租賃公司和銀行接觸的機會,同時見識中國航空業如今的樣子。”
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但是航空業的高管正在押注,隨著北京方面把重心從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向促進國內消費和推動服務業增長,航空旅行的需求將保持強勁。
波音預計,隨著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的航空客運量以平均每年6.4%的速度增長——超過全球平均4.8%的增速——未來20年中國將花費1萬億美元購買6800架客機。
中國首個國產客機機型、80-100座的ARJ21今年投入運營。
報道稱,制造ARJ21的國有企業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還在研發更大型的C919機型,旨在與全球短途航空領域的中流砥柱波音737和空客A319/A320家族展開直接競爭。
珠海航空展上的行業高管強調了從小產量和原型機到打造成功客機家族的難度。
“這個行業需要很多時間、很多經驗和很多資金,”加拿大飛機制造商龐巴迪的科林·博爾稱,“我從不懷疑中國有足夠的資金,但是要經歷早期項目中的錯誤和走錯路,才能真正成功。”龐巴迪在多年的延遲和成本超支后,推出了其C系列的大型客機。
據報道,另外一位外國行業高管更加直接,他質疑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設計是否會有銷路。“他們的原型機從‘紙老虎’變成了iPad上的‘老虎’,”他在珠海航空展的中國商飛展臺上看平板電腦上一架寬體噴氣式飛機的細節時表示。
報道稱,波音和空客,以及其他外國制造商,目前面臨分享專有技術以換取市場準入的壓力。
兩者都從中國采購大量零件。空客今年與國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合作,開始在中國合資建設第二個生產設施。
波音透露了在中國開設第一個生產設施的意圖,目前正在與中國商飛敲定737完工與交付中心的最后細節。
空客負責營銷的高級副總裁弗朗索瓦·科德龍稱在任何大型市場銷售飛機都要求“平等交換”,并強調了該公司去年在美國開設總裝線的決定。
盡管空客在中國建立了生產設施,但是“專有技術仍然為空客所有”。
“我們是培養競爭者嗎?我們不這么認為,”他稱,“未來會有競爭,但是在他們真正擁有完善、成熟的(客機)家族之前,我認為我們仍然有好日子過。”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